刁蛮的炒面椒

标签:
新安晚报美食随笔李丹崖 |
刁蛮的炒面椒
李丹崖
在皖北,用来形容牙尖嘴利的女人,曰“口”。 “口”这个词太形象,一度让我想起食盆大口,还有张开的剪刀,还有故乡农村幽深见不到地的老井。今天再次提及这个词,全不因这些,全因一个“辣”字,女人刁蛮,自然会多一些“辣味”,女人的“口”与辣,像极了皖北的一种菜:炒面椒。
炒面椒是皖北特有的一道菜。在面食为主的皖北,似乎餐餐总少不了面,即便是做起菜来,也不能缺少面的搀和。真可谓“无面不欢”。
炒面椒的做法十分简单,青辣椒洗净,横切成段段儿,去其籽粒(辣椒瓤),然后撒少许食盐腌制几分钟,待到辣椒被腌出了水,撒上些许佐料粉,调匀,撒面粉,搅拌至每一段辣椒上都敷上一层厚厚的面粉,约莫两毫米左右。这时候,烧锅热油,油冒青烟时,把裹好了面的青椒放在油锅里煎炒,直至外层的面成了黄橙橙的样子,即可出锅。这时候再看,面粉橙黄,辣椒青嫩,咬一口在嘴里,面粉的糯,青椒的脆辣,直刺你的味蕾,那叫一个畅快呀!
炒面椒是一道家常菜。随着农家乐的兴起,逐渐登堂入室,被扶成了了“正室”,潇洒地端上了餐桌,这一端,不当紧,食客们都爱不能罢。如今,只要你来皖北,尤其是亳州,都能吃得上这道菜。
现在想想,家常这个词也造得妙呀——家里的菜才能吃成经常。许多文友来亳,我叫上一份炒面椒,上来,他们均不知何物,还以为是什么俏菜,吃一颗在嘴里,知道被浓郁的辣香唤醒了记忆,才知道原来是辣椒。
炒面椒的辣,不像赤裸裸地吃辣椒那样让人难以接受,面成了辣椒的“糖衣”,或者说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辣意,让更多的人吃得不亦乐乎。
中国有句古话叫:“能吃辣,能当家”,吃辣,俨然成了一个男人在家里是否大权在握的衡量标准。若是在亳州,一个男人被问及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会腰杆倍儿直地走进餐馆,叫上一盘炒面椒,一口气吃完,用筷子头敲敲碟新,作意犹未尽状,喊道:“老板,再来一份!”
(765字)
《新安晚报》201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