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粗茶一盏亦桃源

(2013-08-21 15:14:11)
标签:

今晚报

人生走笔

茶间碎笔

李丹崖

杂谈

粗茶一盏亦桃源

粗茶一盏亦桃源

李丹崖

握一盏清茶冥想:“陶渊明所言的桃花源在哪里?”

看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对桃花源更多了一重神秘感。真有桃花源吗?是不是晋代以前的人们对自然缺乏认知,或是异想天开?

不得而知。关于桃花源的出身和所在一直众说纷纭。

有人说在湖南,有人说在江西,还有说在重庆的。

1936年,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里说,“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洛水上游一带;1956年,唐长孺在《读<</FONT>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一文这样描述:桃花源不可能在北方可能在武陵一带;1969年,劳干发表《桃花源偶记》,与陈寅恪文字互搏,他说北方干枯的黄土峡谷,与《桃花源记》“良田、美池、桑竹之胜”不相宜, “总觉得放在长江流域,心里才比较合适”。同年,逯耀东发表《何处是桃源?》,说:“以他(陈寅恪)的功力应是百无一失的,但偶然也会稍有偏差。”逯耀东接着打圆场说:我们似乎不必斤斤计较桃花源究竟在哪里,但应该保留陶渊明所创造的那份诗情画意,任何一个时代,处于乱世,而无山林可供逃隐的人们,拥有一个怅望青山,仰望白云,暂时闲暇的权力!

逯耀东无疑是智慧的。我看过先生的书,很有烟火气息,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气息,才是人间正道,读得让人欲罢不能。

正所谓“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堂前。”恐怕陶渊明先生在天有知,也会对“桃花源”之争感到可笑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手里一盏清茶,于我,是不是也算桃源呢?

在成都一家店前,看到一副联,很有意思: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完茶去;

为衣苦,为食苦,苦中作乐打壶酒来。

人生衣食,感恩待之,无他求,无苛求,淡然处之,粗茶寡汤,喝出安然,亦是桃源。

660字)

《今晚报》20138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