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赖”有“惘”

标签:
妙笔阅读经典人生走笔李丹崖杂谈 |
有“赖”有“惘”
李丹崖
惘=心+门+芒。意思是把心灵的光芒关进了门里,也就是迷失了自我。
人在什么境遇下会变得迷失自我呢?我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权力过大,私欲膨胀,欲望的墙挡住了心灵的脚步,欲望的枪射杀了心灵的眼睛,一切都变得肆无忌惮起来,大把地捞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只顾着欲望饕餮,却忽略了良心消化不了,即便良心饶得过你,也逃不开道德的审判呀!
只顾赶路,遇见野兔,匆忙脚步,误入歧途。最后,竟然忘了行旅的初衷,竟然背离了行程的趣味,竟然弄丢了心灵的行囊,最后,丢了兔,迷了路,乱了步,心中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待重头时,同行的人早已杳杳,不知不觉中,我们已与别人拉开了差距。
小名初成,骄傲自满,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于是,酸起来,飘起来,佯起来,狂起来,六体不勤,六亲不认,最后弄得个六神无主,没有人愿意挨你,遇到困难,没有人愿意帮你,遇见喜事,没有人愿意捧你,你被孤立了。
光顾仰望星空,不懂脚踏实地。最后掉到了陷阱里还埋怨上帝不偏爱自己一点,还痛恨猎人挖坑不长眼,还慨叹生不逢时梦想终不如愿,实际上,还是灵魂跑得太快了,脚步走得太慢了,这样一番错乱,造成了人生的遗憾。
有仲永,少年时被虚名所累,涸泽而渔,断了后路,前半生小小的一段尽管光环照耀,后来,就只有仰仗着年少的虚名招摇撞骗了,最后,也只有落得个“泯然众人”的下场。
也有南朝后主,只顾着声色犬马,不思政务,不理朝政,最后,隋军攻进来,只得带着宠妃躲进了胭脂井里,彼时还是天子,此时已成阶下囚,如此落差,全然是迷失了自己的缘故。
还有赵括,熟读兵法,天下战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可最后却落得个大败而归的惨局。归根到底,还是“学而不思则罔”所造成的,就好比天下名人,你我皆认识,可是,认识并不等于熟识,熟识才能办事,认识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春天不惘,花朵是她的眼睛;圣人不惘,心里装着一面明镜;小孩子不惘,他们心里只装着一个选项;老人不惘,只梳垂髫斑斑,不顾千头万绪。
生命中,太多的人,总喜欢纠集太多的事,到头来,一件事也做不成;生命中,太多的人总习惯上对别人有所依赖,到头来,靠山山倒,靠水水枯,还是要靠自己,坚守主见,摒弃成见,最后,才能还得人生一片清明。
有“赖”有“惘”,若要不惘,摒弃虚妄。
(1000字)
《妙笔·阅读经典》201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