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云阳驿读李白《丁都护歌》
云阳驿,旧在丹阳县(今江苏省丹阳县)南门外,于周显王十七年(公元前352年)始置。丹阳在唐以前称曲阿,唐天宝初年改名丹阳,属江南道润州,为长江下游商业繁荣地区,云阳驿也曾更名为丹阳馆。直到明万历三年(1575年)才恢复云阳驿名称。清咸丰十年 (1860年),丹阳成为太平军与清军的战场,驿馆被焚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原址复建。云阳驿繁盛时有水夫220名,旱夫60名,马夫70名,年经费支出达9000多两白银。明代诗人高启有《舟次云阳驿》:“沽酒来寻水驿门,邻船灯火语黄昏。今朝始觉离乡远,身在云阳郭外村。”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诗说云阳,倒不是说云阳驿,而是说云阳纤夫之苦,这首诗就是著名的《丁督护歌》。
《丁督护歌》是李白反映劳苦大众生活的代表诗作。《丁督护歌》为乐府旧题,究其来源尚有掌故。据《宋书·乐志》记载:“《督护歌》者,彭城内使徐逵之为鲁轨所杀,宋高祖(刘宋高祖刘裕—-作者注)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收敛殡埋之。逵之妻,高祖长女也,呼旿至阁下,自问殓送之事,每问,辄叹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此乐府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李白以吴中歌曲写吴地之事,用心良苦。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茫砀,掩泪悲千古。”诗人以纤夫们在酷暑烈日下运送太湖石为主要素材,表现了丹阳一带既有豪商大贾,又有苦力民夫贫富分化的社会实景。太湖石因孔穴天成不费雕琢而成为园林建筑的上好材料,由船夫纤夫们沿运河北运,竟有“万人系磐石”的景象,可见唐代园林建设之盛。诗人以“吴牛喘月”来描写当时天气之酷热。吴牛喘月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答晋武帝“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南朝学者刘峻曾作注曰:“今之水牛唯生江南间,故谓之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天热河水浅,不仅“水浊不可饮”,而且拖起船来也异常的费力。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听着纤夫们拖船的号子,句句犹如《督护歌》,催人泪下。而这茫茫砀砀的磐石要运多久才能运完呢?诗人说不清楚,只能“掩泪悲千古” 了。
李白这首《丁督护歌》语言朴实,毫无雕琢,层层深入,每一句都好像一幅画,可谓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