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横塘驿闲话唐寅墓
横塘驿,旧在苏州府(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横塘镇彩云桥东侧,地处苏州城西南水陆交通孔道上。横塘驿尚存驿亭,1955年苏州市文管会调查市郊文物古迹时发现,因年久失修,当时已残破不堪。1961年进行大修,调正梁柱,更新朽木,对亭顶、墙壁、地坪进行全面修复。1963年,此亭作为江南运河沿线仅存的一处邮驿遗迹,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再度修缮。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驿亭面南背北,临胥江而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面阔4. 6米,进深 5.5米,高4.7米。四个角有石柱四根,南北各有木柱两根,六梁架,歇山卷棚式九脊板瓦顶。驿亭周围以砖筑墙,南北各辟一门,东西各开一窗。亭南门前面左右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客到烹茶旅社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有情有景,既道出驿亭的功能,又记录了亭址方位。对联边题为“同治十三年六月”。驿亭前立有一石牌,上有“横塘驿站”字样。
横塘镇除横塘古驿遗址外,还有一处古迹,即唐寅墓。
唐寅(1470—152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纵酒放荡,不事科举,学画于周臣,与祝允明、沈周相友善。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乡试第一。不久以程敏政试题泄漏事牵连而下狱,谪为吏。他耻不就职,自放于名山大川,在苏州城北筑桃花坞以居。毕生致力于绘画,擅山水,工人物、花鸟,书法诗文俱佳。与祝允明、徐祯卿、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徵明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著作传世。现在,在苏州市桃花坞还有唐寅故居和唐寅读书处等遗迹。
唐寅去世后原也葬在桃花坞,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移葬至横塘镇,后荒芜。《苏州府志》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六,常熟书商毛晋游春至横塘王家村,见一代才子唐寅之墓满是荆棘,墓园成了放逐牛羊的牧场,哀悯之心顿生。附近农民告诉他,唐寅故去,后嗣中只有一侄孙孀妇,拮据困顿,四时之祭匮乏。毛晋凄然叹曰:“是朋友之罪也,千载下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于是,毛晋慷慨解囊,重修墓封,立碑石,并造三间祠堂。苏州地方官雷起剑亲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遗千古之有心者。”
唐寅墓于1957年、1985年两次重修。墓占地约一亩,为土筑,高约两米,四周围篱笆,内种水杉、竹、杨槐等树木,墓南建有桃花仙馆、六如堂、梦墨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