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松陵驿与垂虹桥
松陵驿,旧在吴江县(今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东,滨临京杭大运河。明朝洪武初年置,是由姑苏驿经横塘驿出江苏的重要一站。
据《吴江县志》记载,明代曾任吴江县儒学训导的东莞人陈用贞,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十二月作《松陵驿记》,记载的是松陵驿的历史沿革及天顺七年九月至十一月重修松陵驿的情况。说“吴江为苏州之属邑,在太湖之滨,当水陆要冲。使客往来,昼夜不绝。在吴越时有吴江驿,居县治之南。至宋绍熙间,又有南北驿……”元代曾立吴江水站和马站各一,设提领,有船30只,马50匹。以上所述,是松陵驿的前身。“至洪武启元之初,裁革繁冗,乃于江南学宫之左,枕三江口而立馆驿,额曰松陵”。松陵驿的首任驿丞杨春“始建屋宇”。到了天顺年间,近百年的松陵驿由于“岁久风雨震凌,几不可支”,天顺七年,松陵驿丞、浙江桐庐人孙麒“恐其日就颓朽”,“遂撤其旧而修之”。整修以后的松陵驿厅堂房库20余间,“门外有亭一座,东西立迎恩、怀远二坊,高明爽朗,焕然一新”。
松陵驿所在的松陵镇东门外,矗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多拱石桥,即著名的垂虹桥。垂虹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距今已有九百五十年。垂虹桥原来是一座木桥,元泰定二年(1325年)改建为石桥。垂虹桥均用白石砌成,原长 500米,有72个拱券形桥孔,桥身三起三伏,蜿蜿蜒蜒宛若一条巨大白龙,初名利往桥,俗称长桥。又因桥“环如半月,长若垂虹”,故名垂虹桥。桥上建有凉亭,名曰“钓雪亭”。江南水乡以小桥流水为特色,水面不宽,桥多为单拱,秀而短。像垂虹桥这样的长桥,在江南水乡并不多见,有“江南第一长桥”的美誉。
如今,松陵驿只见于文献资料,垂虹桥也于1967年5月 坍塌,目前垂虹桥东端地下尚存有10孔遗存,吴江市政府对垂虹桥西端进行整理和修缮,并开辟了垂虹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