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滁阳驿·琅邪山寺·醉翁亭
滁阳驿,即滁州驿,旧在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南门外,原有驿丞管理,清雍正八年(1730年)裁撤。《滁州志·定远县志》载“清代光绪年间定远县4驿18铺”中,滁州驿就在其中。这里有著名的琅邪山风景名胜区,琅邪寺、酿泉、醉翁亭等古迹云集。
琅邪山,在滁州市西南 5公里,最高峰317米,古称摩陀岭。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率兵出涂中,曾在此住扎,所以叫琅邪山。山中间有以琅邪寺、醉翁亭为代表的古建筑群,琳宫梵宇,隐伏山际,茂林深树,景色清幽,被欧阳修描绘为“望之蔚然而神秀者”,古有“蓬莱之后无别山”之誉。韦应物、王禹偁、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名家均有诗文记其胜。
琅邪寺,原名宝应寺,又称开化寺、开化律寺,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唐大历年间(766—779)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创建,此后历代均有重修或增筑。寺内外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悟经堂、明月观、三友亭、翠微亭、无梁殿、拜经台以及濯缨泉、归云洞、雪鸿洞等建筑和胜迹。唐、宋、明、清各代摩崖、碑刻遍布期间。
醉翁亭是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知滁州太守,命山僧智仙在酿泉旁修建的,作为游憩之所。欧阳修与民同乐,登亭饮酒,“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自号曰“醉翁”,命此亭曰“醉翁亭”。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醉翁亭记》即记此事。醉翁亭虽屡经废兴,却驰名久远。亭周围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怡亭、意在亭、九曲流觞、醒园等古迹、建筑。亭内有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碑。醉翁亭记周围建筑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极富诗情画意。
滁州自古好风景,连欧阳修也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期间,曾写下山水绝句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明人贝琼《滁阳驿》有“群山绕滁州,城郭带林壑。岂惟居人稠,遂使游子乐”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