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ablo学历事件看“打假”者的法律责任
(2010-10-09 15:27:11)
标签:
tablo学历造假打假娱乐 |
分类: 法律视角 |
韩国著名歌手、Epik High乐团的主唱Tablo,被一名韩裔美国人金某在网络上曝光学历造假,称Tablo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历是伪造的。对此,韩国警方立案调查的结果是,Tablo的学历是真实的,因此,金某及其他22名传播虚假消息的网友被以“损害名誉”为由遭到起诉。并且由于金某拒不到庭,警方已经申请对其逮捕。
应该说,造假,尤其是名人造假,危及到社会公信和善良风俗,理应成为道德谴责,甚至是法律制裁对象。而与造假行为作斗争,揭露造假、曝光丑恶,即是每一个公民的道德义务,也是其依法享有的权利。通过有道德感、责任感的打假人士的打假行为,有利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净化社会空气,纯化社会道德。但是也不排除某些人出于个人的私利,滥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以打假为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打假者的行为并非不受限制,对于恶意打假,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法律理应予以制裁。
由于当前社会普遍的浮躁行为蔓延,造假现象频现,因此,社会对于打假人士给与了极大的舆论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注意到,被打假误伤者也不在少数。因此,法律对此应该给与相应的规范,将打假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来说,Tablo学历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借鉴。这个事件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韩国警方积极介入,为Tablo洗刷了清白,并且为查明侵权者的身份以便追究其责任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由于滥用网络曝光侵害当事人权利的行为,通过民事诉讼往往面临难以查明侵害者身份的困难,国内很多网络侵权案件往往不了了之。而启动刑事诉讼,又往往遭遇司法机关的不作为、立案难。在这方面,国内司法机关是应该从韩国方面学习一些做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