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后有余忘缩手——掉进权欲里的淳于长

(2019-01-11 09:01:05)
标签:

淳于长

汉成帝

赵飞燕

皇太后

王莽

分类: 【西汉风流】
小方读《汉书》之二一六
身后有余忘缩手——掉进权欲里的淳于长

《史记》、《汉书》在李延年之后,都有一句“是后宠臣,大氐外戚之家也”。并指出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起初也是因外戚之家而受宠的,只不过他们军功显赫,最终靠个人能力而成就一番功业。成帝时期的淳于长亦是这样,只不过他实在没有什么功劳,一生只能以宠臣取媚成帝。

淳于长得以进入仕途,得益于他有一个举世无敌的舅家。淳于长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姐姐家的孩子,即是皇太后的外甥。而王氏在成帝一朝相当显赫,大将军王凤主管国家军国大事,大权在握,而王谭、王商等其他王氏兄弟贵为“五侯”。成帝对王氏相当倚重。有这么好的舅家,自然淳于长便有了霍去病那样的亲近皇帝的机会。淳于长的第一个职位是黄门郎,但在这个位子做了好久,却没能换来皇帝的宠幸。淳有点失落。但这时候,机会来了。大将军王凤病重了,淳于长便殷勤侍奉左右,无数个白天黑夜,淳都谨慎守护在王凤的病榻前。这让王凤颇受感动,这么孝顺的一个外甥自己怎么就没有照顾到呢?就这样,临终之前,王凤将淳于长托付于皇太后和成帝,对淳百般夸奖。成帝知道了淳于的殷勤忠孝,自然很高兴,立刻拜为列校尉诸曹,再迁水衡都尉侍中,继而再升卫尉,负责宫廷禁卫,位列九卿。

王凤的临终托付使得淳于长的仕途柳暗花明,越来越受到成帝的喜爱。但终期一辈子,淳于长始终抵不过成帝另一位男宠——富平侯张放,史书称其“少年殊丽,性开敏”,宛然一窈窕女郎。史书没有勾勒淳于长的模样,想必寻常,若是像花一样,想必不会在黄门闲置那么久。但淳于长有他自己的本事来博得成帝欢心。

汉成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昏君之一,他不理政事,委政于外戚,最终造成了汉末王氏篡权。同时耽于酒色,每天在后宫歌舞升平,莺莺燕燕,当然他的后宫不但有许皇后、班婕妤、赵飞燕的倾国倾城,还有张放、淳于长这样的男宠。但论说心尖上的人物,女则赵飞燕,男则张放。而这个赵飞燕的确了得,从其受宠进宫开始,她便仗着成帝的宠爱,对宫里的老人儿,如许皇后、班婕妤等展开了攻势。与其妹赵合德将成帝缠得死去活来。很快许皇后等便被赵飞燕以巫蛊之名扳倒了。许皇后是废除了,但立赵飞燕为后却绝非易事。成帝意思很明确也很坚决,但太后就是不肯批。聪明的淳于长便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再加上他是卫尉,又是太后的外甥,有出入皇帝与太后宫殿的方便。他便充当了在太后与皇帝之间牵线搭桥的传信人。当知道其中症结在哪里的时候,淳很快便告知成帝,于是成帝封赵飞燕父为成阳侯,娘家有地位了,自然话就好说了,太后面子上过的去了,一个月后,赵飞燕终于如愿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成帝是个明白人,对于淳于长其中的努力自然感激于心,于是便要为淳于加官进爵。但淳于的确无功可赏,名不正言不顺的加赏恐有非议。正巧朝臣们为了建造昌陵新邑而大起争执,有些人主张迁各地豪强而成新邑,而淳于长就反对。按理说迁各地豪强大族建陵邑这是大汉的传统,但不晓得成帝此时为何赞同淳于长的意见,明确表示反对。可能是为淳于加功进爵的意念太强烈了,表示赞同还不止,马上下诏大赞淳于长,认为其“首建至策,民以康宁”,而封淳于长为关内侯。但这个侯爵太低了,没多久再升为定陵侯。从此淳于的地位更加稳固,淳于长“大见信用,贵倾公卿”。

权力的能量,淳于长早在其舅舅们身上便看到了,到如今身备荣宠,傲视群臣,不论是皇亲贵戚,还是地方大员,都要看自己的颜色行事。那种高高在上的地位让淳于长更加相信自己在帝国的威力无边。中国的政治从来都是向上看的,而且上下是完全不对称的。地方要知道中央的精神,仅通过皇帝的几张诏书是不能完全窥视明白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内部消息来参佐。因此,他们对于信息的渴望可想而知。而他们稀缺的资源正是淳于长这些宠臣们富足的,两下里取长补短,各取所需,便是一拍即合的事情。淳于长利用职权便利,为地方要员大开绿灯,当然这些官员们也都很会做事,数以巨万的贿赂潜送至淳府。而淳于长利用这笔财“多蓄妻妾,淫于声色,不奉法度”。

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长定宫事件了。长定宫是被废许皇后禁足的宫殿。许皇后的姐姐正在寡居,春夜难耐,孤枕难眠,而淳于长则风流倜傥,到处沾花惹草,两下里如胶似漆,鱼水尽欢。淳于是便取许后之姐为小妾。许当时是为侯爵夫人,但却甘心为一妾,也可见当时贵族生活的糜烂。许可以经常去探望其妹许后,而许后当然知道淳于长是个人物,他在皇帝与太后两头都吃得开。因此便通过其姐贿赂淳于长,希望能够再度得到皇帝垂怜,哪怕仅仅恢复为婕妤都好。淳于长此时早已在名利场中浸润太久了,他当然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油水。对于一个废后,成帝早已无暇顾及了,而她又不能从别处得到襄助,因此淳于长下定决心狠敲竹杠。便骗许后说已经告诉皇上了,皇上要立你为左皇后,但尚需时日。每次进宫,淳于长都会这样说,许后也信之不疑,前前后后千余万的珍宝财产送给淳于长。而淳于长对于这个废后也并不仅限于敛财,还有“戏侮”,“嫚易无不言”。嫚是亵污的意思,易有轻浮之意,言外之意,淳于长调戏了许皇后。但因为有求于淳于长,许皇后也只能隐忍。长定宫只是淳于长众多贪赃枉法中的一件,但这一件足以让他身首异处。

但淳于长却觉得自己备受宠爱,根基牢固,信心满满地坐着要接班曲阳侯王根的位子。毕竟在当时王凤、王根下一代子弟中,已官爵显赫的仅有淳于长。对于大司马的位子,淳于长觉得唾手可得。但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最容易发生变故的时候。大司马,掌管军国大政,所有的王氏弟子都盯着这个位子,而有一个人也是厚积薄发,卯足了劲儿,非要搞定淳于长不可。

这个人便是新都侯王莽。曲阳侯王根的侄子,淳于长的表兄弟。但此时的王莽还是谦恭礼让,一副有志青年的样子,与淳于长的骄纵截然不同。王莽对付淳于长采取了当年淳于长的方法。曲阳侯王跟生病了,王莽就像伺候亲爹一样侍奉汤药,这与当年淳于长博取王凤信任如出一辙。只是此时功德圆满的淳于长已经不屑于做这种照顾人的事情了。王根看着孝顺的王莽也是心生垂怜,而王莽则借坡下驴趁机将如何调戏许皇后,贪赃枉法,一一罗列,王根大吃一惊,好像从未听闻一样。在曲阳侯的授意下,王莽又跑到皇太后那里,添油加醋,讲的义愤填膺,王太后也听得瞠目结舌。老太后命王莽赶紧告诉成帝,这一下淳于长算是臭到家了。原本依仗着太后和皇帝,现在两头都要把自己绳之以法。但成帝还是很念恩的,对于淳于长并没有重罚,只是免官归封地而已。

如果故事到此,淳于长还能安稳度过余生。但王氏内部的勾心斗角在这一刻显露无余。红阳侯王立的儿子王融看上了淳于长留下的那批车骑,便想成帝索要。而淳于长还有点耿耿于怀,便通过王融贿赂王立,希望王立能够在成帝面前为自己说清。果然红阳侯经不起珍宝的诱惑,在成帝面前为淳于长求情。

但成帝再昏庸,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当年王立与淳于长冰火不容,两人宿怨极深。而此时老对头居然站出来为淳于长求情。这让成帝起疑。于是下令调查。而王立做贼心虚,便逼迫儿子王融自杀。这下子成帝更相信这背后有交易了。案件哪里经得起调查,淳于长即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天子震惊,整个官场也随之地震。红阳侯王立回封地,别想再在京师染指政事。而“将军卿大夫郡守”因淳于长一案而被连坐的居然达数十人。而王莽终于如愿以偿地接过了大司马的接力棒,只是这一棒跑得有点艰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