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新编豫剧《马金凤》

(2019-01-04 08:49:10)
标签:

马金凤

刘雯卉

吕军帅

野猪林

马双枝

分类: 【戏韵春秋】
说说新编豫剧《马金凤》
      2018年年底,豫剧院青年团推出了年终大作《马金凤》,由马派传人、梅花奖得主刘雯卉领衔,吕军帅、杨历明、李多伟、孙洋、杜永真等才俊济济一堂,更有范静、孟祥礼等大家甘当绿叶。虽说是现代戏,但因为喜欢青年团这个团队,它的每一场大戏都挺期待的,所以迫不及待地看了戏缘的直播。
      总体而言,超过了我的期待。新编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不懂豫剧,更不懂豫剧的流派,倒是借过来一大堆的歌剧、舞剧、话剧、越剧、京剧等杂七杂八地堆砌在一起,音乐上非要拗折艺人嗓子不可,好像没有长拖腔,没有高音,那就不叫戏。而其实这正是把戏曲应有的含蓄蕴藉给破坏掉的地方,有些东西不是你喊了口号,就一定有了境界,中国戏曲音韵的处理就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一样,不在于高音与华丽,而在于它所蕴含的情致和遐想。这台戏里也有这样的长音,马金凤在最后的一场就有这么一个音儿,真长,但真的很累,并不美。而且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听现代戏听不到豫剧的味儿,那种传统豫剧的老段子一听就让人陶醉,而现代戏听上去就像口水歌,豫剧的那种感觉就很淡。之所以超越了我的期待是因为这台戏听出了不少豫剧的味道,几个演员包括刘雯卉、范静、杨杰、吕军帅、杨历明等都表现的可圈可点,尤其是杨杰和吕军帅,吕军帅的那两段唱腔令人心酸,那是每一个艺术之家背后的辛酸,每一个艺人的背后都有对家人的一份歉疚,也都有对艺术和观众的一份尊重和敬慎。戏一唱完,网上热议的一个片段便是“马金凤游阴”,豫东有一出老戏叫李世民游阴,马金凤的这一桥段一出,自然令戏迷嘘唏不已。但细想一下,这种东西并不是专属于李世民的,而是我们都会遇到的,那就是对艺术的那份诚心。为什么很多重病的人唱了戏之后能够转危为安?为什么那么多唱戏的人能够安享晚年?这都源自内心的那一份安宁与祥和,以及对艺术和人生的那一份执着。每一个艺人都有艺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这便是执着,我相信马老也有。在马老病重的时候,是她所崇爱的艺术将她拉了回来,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个人觉得这个桥段不仅不离奇,相反更真实,而且刘雯卉在这场戏中的状态非常对,值得首肯。
      这里说一下范静饰演的马双枝,这也是一位被忽视低估的豫剧大家。是与豫剧大师陈素真差不多同时登台豫剧首批女演员中的佼佼者,她启蒙河南坠子,后改学豫剧,学艺14天上演《皮袄记》,溜溜的嘴皮子,俊俏的扮相,瞬间轰动省城。民间有"看戏要看马小脚,看后顶吃一付药","空着肚子赤脊梁,也得看看马老双"的俗语,这在这台《马金凤》中也有展现。她的闺门、青衣、彩旦等行当都非常出彩,像《蝴蝶杯》、《花打朝》、《打金枝》、《豹头山》、《反西唐》等都超级出彩,她的花打朝吃鱼更是一绝,有“马老双吃鱼——得手”之说。豫剧旦角五大名旦中马金凤、阎立品两位都出其门下。但是,应该承认的是,马双枝的唱腔应该属于祥符调,至少是宽泛的豫东调,因为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要想在省城开封立足唱响,不唱祥符调是不可能的,常香玉要想在开封立足还必须在开封学祥符才能登台呢,何况马双枝是在开封生活的呢。但范静的唱腔是以豫西调为主的,得常香玉大师的指点,后又拜张宝英老师为师,在戏中做派没得挑剔,但是开腔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很地道,如用祥符调可能这个人物就更符合当时的情景,而如果马双枝开嗓是这个调的话,可能她就别想唱红开封城了。这里没有贬低范静的意思,只是就这个角色而言,用祥符更好更符合实际。
      看完了这部戏,真的从心里想说喜欢杨杰和吕军帅两个演员。杨杰的唱不多,饰演马金凤的母亲,她应该是一团的吧,不知什么时候进了青年团,是个不错的老旦演员,嗓子很中听。吕军帅好像要排《野猪林》,非常期待,他很会做戏,嗓子又好,很饱有神情,很会抓观众。而且个人很喜欢《野猪林》这个戏,京剧的这个戏看了无数次,之前百团大战的时候,王震和杨历明都演了这个戏中的一场戏,非常棒,所以更加期待这个全场戏。看好你,吕军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