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涉王莽游侠长安汉武帝 |
分类: 【汉史记】 |
原涉是哀帝、王莽当政时期的一个名震关中的游侠,祖上便是阳翟豪桀而被迁到茂陵,其父曾为南阳太守。按照这个方向,原涉完全可以继承其父的辉煌。但显然原涉对当官没兴趣,而对成为像他祖父那样的一方豪强而兴趣颇多。
父亲死于南阳任上,按照当时的制度,死在任上的大郡太守的发丧钱是由在任地方出的,动辄千万以上,这个钱称作“賻”。死者可以通过这笔钱置办产业。而且当时人们已很少为死者守三年丧了。原涉谢绝了南阳地方送的賻,披麻戴孝为父亲送终,并守孝三年。一时间名满京师。如此贤孝之人,自然成为人们仰慕的对象,即便是在遍地儒宗的时代里这样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的。于是“衣冠慕之辐辏”。大司徒史丹对此人颇多赞赏,认为他有能力治理地方,这样二十岁刚出头的原涉出任谷口令。谷口一听说新来的县令是原涉,原本很动乱的局面一下子安静了,“不言而治”。
以这样的政绩,恐怕出不了几年,原涉也会像他父亲一样官至二千石。但原涉却很快从谷口令任上退了下来。原因是他的叔父在茂陵被当地另一豪强秦氏杀了。原涉便想为叔父报仇,便上书辞职。还没等辞职批准下来呢,谷口的豪桀们便主动去茂陵把秦氏杀死了。原涉不得不亡命天涯,一年后朝廷大赦天下,他才成为自由人。不顾自己的仕途富贵,原涉也要替叔父报仇,这在当时豪杰遍地的江湖道上颇有感召力,都认为他是个爷们儿,有情义,就这样,“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而原涉也甘愿做一位布衣游侠,乐得一生悠闲无所拘束,“遂倾身以相待,人无贤不肖阗门,在所闾里尽满客”。与郭解、萭章、陈遵等一样,天天家里都围着一圈人,甚至与交通都为之堵塞。但原涉的这种风光自然也会有人提出质疑,但面对别人的疑问,原涉毫不避讳,他说:“你们都知道寡妇吧?刚开始的时候人人都说自己要像宋伯姬、陈孝妇那样守贞,但一旦不幸遇到贼盗被强暴了,她们就开始放荡起来,她们也清楚放荡了不好,但已然不可能回到清白的时候了,只能如此了。我也是这样的”。原涉将自己沦为游侠归结于“盗贼所污”,而他所指的那个改变了他人生命运的很可能便是那个杀死其叔父的秦氏。原涉的心理很像破罐子破摔,但无可否认他在游侠这个位子上,的确成就了他这一生的辉煌。
原涉这个人温和谦逊,他像其他豪桀一样为人极其热情,有情有义,为朋友可以两勒插刀。一次去朋友家做客,结果刚进门就听到有哭声从隔壁传来,他便赶忙过去看什么情况。原来朋友邻居家正在治办丧事,而家贫如洗,一筹莫展。原涉马上吩咐其家人为老人梳洗沐浴,而其他事他则一一写好让手下人去市场上置办。这还不算完,置办好后,他还亲自帮忙置办丧事。正是这种及时雨的性格,使得他成为关中豪桀的领袖级人物。而且他的这种地位不允许质疑。有人就针对原涉帮助发丧这件事说他虚假,结果那家的儿子就把那个人给杀了。
作为豪桀,自然手下有一帮兄弟,而这些兄弟少不了有鸡鸣狗盗、杀人越货的,原涉的门客这种人更多,而且动辄就是大案。“宾客多犯法,罪过数上闻”。本来原涉的威慑力在京师一带已经很引人瞩目了,而他手下又是一帮杀人如麻的,经常犯案以至于数次惊动国家高层。王莽几次逮捕他,然而几次又释放了。可见王莽也需要考虑原涉这种人物的影响力,毕竟他的杀手满天下,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己呢?王莽对原涉有畏惧的成分,但又不得不给予提醒,你再厉害,也必须知道自己的分量,要安分,否则我随时可以抓你。几擒几纵之后,震慑原涉的初衷还是达到了,原涉心里开始害怕,便想出来做官,不在豢养门客了。恰逢元后去世,便出来担任复土校尉,再至中郎。王莽当然很高兴看到原涉能为自己所用,但原涉不久又被免官了。原因很可能是散漫惯了,对官场的这一套早已水土不服了。但归家的原涉已然收敛了起来,他不愿意在门庭若市的与门客们谈天论地了,“不欲会宾客”,回到家便藏起来不见人。
但很多时候,事情未必都需要自己做。就像当年郭解根本不知道是谁杀死了那位骂他的儒生那样,原涉不想惹事了,但他的手下尤其是家奴们并没有意识到原涉的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动辄杀人的模式,让这些家奴都脾气暴躁,极易发怒。原涉让家奴去买肉,结果家奴却把卖肉的杀死了。当时茂陵的县令尹公是新来的,而且还没有转正,只是代管而已。他正因为原涉回来老家,都不过府拜访生气。这下子原涉就有把柄落在尹公手里,而原涉作为当地名豪,杀一儆百,绝对有助于自己立威。于是便遣二吏抓捕原涉。但家奴逃逸,原涉很无辜,尹公很强势,就要杀原涉以立威。这时候多亏当地豪桀们赶到才以原涉肉袒自缚廷门谢罪而告终。
但尹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原涉的打击,原因是其掾吏王游公从中挑拨,他认为此时尹公已经得罪原涉了,如果尹公不能转正的话,很可能会被杀掉。但是如果尹公揭发原涉种种暴虐恶劣之行。果然,尹公通过这么做得以转正。受到打压的原涉当然不会轻易忍下这口气,想做良民而不得的时候,原涉便再次选择了刀光剑影。他派其长子原初及门客二十多车人打劫了王游公家,并杀死王游公及其父。
而此时的天下,“东方兵起”,王莽的镇压软弱无力,政府陷入了混乱。许多达官贵人推荐原涉出来做大将军,因为他们觉得他可以得到死士。这样原涉作为救命稻草出任镇戎大尹。但没多久,长安就被攻破,到处都是打着各种旗号起兵造势的人,他们这些人只是投机者,无非是为了梦想里的高官厚禄。他们都晓得原涉的为人,都争相结交原涉。正因为原涉的缘故,那些曾在王莽朝担任官吏与原涉交好的人都得以活命。更始西屏将军申屠建也久闻原涉大名,他当然想通过原涉这样的人物尽快治理好长安。但不巧的是,申屠建的主簿是当年打击原涉的尹公,尹公看到原涉后,怕被原涉谋害,故意出来解释,但不想这一解释惹祸上身。“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申屠建畏于原涉的权势,明面上说不会因一主簿而不与原涉合作。但心中却早订下了杀人的计谋。一通哄骗之下,原涉被申屠建截杀于半路,将其人头悬于长安街市。
其实原涉这个人与武帝时期的郭解很像,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去指示,便有人揣度其心思去执行了,这便是他为什么到了谷口就能“不言而治”。那些地头蛇们虽然不好惹,但遇到一个更强的,他们也只能敛声。原涉像替叔父报仇,就有人替他杀秦氏。有人对他非议,便有人替他杀死对方。大批亡命之徒收入门下,可见原涉并不认为这种动辄杀人有何不妥,很可能这是他认为的最佳处理方式。因此,史书称其“内隐好杀”,死在原涉手中的人数不胜数。但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他遇到了申屠建这种玩谋略又爱弄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