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儿快两岁了,明显对绘本感兴趣了。记得很小的时候,坐在我前面,自己拿着书有模有样地翻看着,好像真的看懂了似的。渐渐地,玩具的兴趣多过于书本,玩具开始成为她感知世界的途径。球球、积木、铲子、小车、公仔,更多地感触。
我在她很小的时候买了一套《莫格》,是一位英国作家的关于猫的绘本。宝儿并不感兴趣,直到两个月前,宝儿开始对其中的一本《莫格坐上了小飞毯》有了兴趣。那本书一直放在她的床头上,就那样一直放着,直到有一天宝儿发现了它。奶奶不识字,会随意看图说话跟她天马行空的讲故事。不论是清晨起来,还是傍晚睡觉,她都会捧一会儿那本书,看到我,她会把那本书塞给我:“爸爸,看书吧。”然后她就安静地躺下,望着我,等我跟她讲故事。我会一页一页翻给她,告诉她每一页上的故事。她也会对她感兴趣的页面多加垂爱。“好多气球啊。”“她哭了。”“它把气球弄破了。”“妈妈吵它了。”“哇,好多鱼啊。”……她的兴奋点总是跳跃的,每一页上都有可能会出现。有时,我会故意说:“爸爸昨天给你讲了,今天你给爸爸讲吧。”她会很不高兴,硬要把书塞在我手上,跟她讲才算吧。及到我讲的时候,她又会在旁边加腔,慢慢地就成了我俩一问一答,看得津津有味。
双十一的时候,又给她买了一套绘本,《歪歪兔系列》。宝儿很开心,拿回去当晚宝儿就摆在沙发上看了,很炫耀似的给奶奶看,“这是我的书”。后来妈妈下班回来了,宝儿还很吝啬地赶忙把书放到纸箱子里,不肯给妈妈看。一共十本,拿出来两本,一本放在奶奶卧室,因为宝儿跟奶奶睡觉了。一本便放在客厅。客厅的那本便是《我的事情我来做》。这本书主要是妈妈陪宝儿读的,宝儿很专注地指着封面说着:“我的事情我来做”,小手指头一点一点的,好像她认识似的。翻开书,刚起床的歪歪兔睁着惺忪的睡眼,妈妈说:“我来帮你穿衣服”。书是立体的,歪歪兔便说:“不要,我长大了,我的事情我来做。”一掀开上面的活动页,便看到歪歪兔穿着粉红的裙子。“快看,歪歪兔自己穿上裙子了,是不是?”宝儿会笑着说“嗯”。“什么颜色的裙子啊?”她有时会说正确,“红色”。但有时也会说错,“绿色”、“黄色”之类的,大概这一阶段她对颜色的辨识度还不太高吧。不过我会可以的跟她讲这是什么颜色,希望她能认住。
以前宝儿翻书,总是淡定的翻前两页,然后一下子就翻到最后一页,合上书,抬起头说:“我看完了。”把书往旁边一放就去玩别的了。现在却可以很认真的翻完一本书,而且还让你跟她讲故事,她也听得滋滋有味。
之前听一位老同事说,她只跟孩子读书,而不是合起书讲故事,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让孩子认识到书的重要性。后来她的孩子考上了北大,这便成了她的育儿经之一。我并不期望宝儿以后也考上北大之类的高校,但我觉得这个方法倒不是一个好办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当下社会学习成了一种常态,书又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孩子知道书的好处自然很重要。所以我跟她读绘本的时候,也是一页一页翻给她讲,虽然未必和画面上的字一模一样,但我会一处一处指给她。不知正确与否,但我的确是这么做的。
—— 成文于2016.11.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