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剧在天津的蛛丝马迹

(2018-09-05 08:45:44)
标签:

天津

常香玉

陈素真

穆桂英挂帅

花木兰

分类: 【戏韵春秋】
豫剧在天津的蛛丝马迹
百戏斋主分享的一张陈素真大师在天津时期的《宇宙锋》剧照
    天津是北方曲艺的大码头,像上海一样,也曾是豫剧名家争演的舞台。偶翻《中国戏曲志·天津卷》,爬梳其大事记中的关于豫剧的点点滴滴,发现曾来这里白过码头的还真不少,而且还都是名流。常香玉、崔兰田、陈素真、马金凤、张敬盟、胡小凤、牛淑贤、牛得草等都曾在这里演出,而且1960年天津市还成立国营的市豫剧团,并从河北省豫剧团请来了陈素真和赵玉麟,大大提升了该团的艺术水准。
    在看的过程中也发现,豫剧与天津只是擦肩而过的关系,建国前天津的曲艺舞台上是没有豫剧的身影的,第一个站在天津舞台的是常香玉,她在1952年的11月16日演出了《新花木兰》(书中如此记剧目)。之后豫剧演员才先后来天津演出。可以说,豫剧在天津演出是与常香玉的“香玉号”密不可分,她由此所取得政治地位和红顶艺人的殊荣,在当时国内是无可逾越的。这一壮举使她成为全国文艺界代表性人物,也使豫剧在全国遍地开花。这恐怕也正式常香玉能够成为第一个到津演出的缘故,剧目也是当时的大红戏《花木兰》。
    但天津毕竟与豫剧本土河南有距离感,它犹如悬空一般,雾里看花,偶尔一观极为新奇,但落叶生根,便极为艰难。当时像天津这样成立豫剧团应该不算少数,印象里黑龙江、云南都曾有豫剧团。这种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文艺需求,不如说是一种政治需要。豫剧还是要立足河南及与河南临近的周边地区,当下影响比较大的豫剧演出团体依然是这一区域。天津市豫剧团在坚持了九年之后,被强令解散了。豫剧自然需求的北界基本是在石家庄一带,再往北就是河北梆子、评剧、京剧的地盘了。这也正是这之北出现的演出团体最终归于沉默的缘故。戏曲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豫剧人毕竟曾在天津这座文艺都市里耕耘过,下面将大事记中关于豫剧的条目详列如下: 
           1952年11月16日,常香玉率香玉剧社在津演出豫剧《新花木兰》。
           1955年9月2日起,常香玉率香玉剧社在中国大戏院演出《花木兰》、《拷红》、《游龟山》、《白蛇传》等剧。
           1957年5月1日起,西安市狮吼剧团张敬盟、邢桐(枫)云等在津演出《王佐断臂》等剧。
                 5月16日起,河南省安阳市豫剧团崔兰田等,在长城戏院演出《桃花庵》、《对花枪》、《穆桂英挂帅》等剧。
                 7月4日起,河北省豫剧团陈素真等,在新华戏院演出《拜帅》、《叶含嫣》、《三拂袖》等剧。
                 7月26日,剧协天津分会邀请戏剧界人士五十余人举行座谈会,讨论全国人大代表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袁雪芬、常香玉、陈书舫、郎咸芬等七人联名向戏剧界提出提高戏曲质量,不演坏戏的倡议。
            1958年7月22日起,洛阳市豫剧一团马金凤,在人民剧场演出《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战士在故乡》、《杨八姐游春》等剧。
            1960年5月4日,天津市豫剧团、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红鹰剧团联合举行建团大会。
                  6月25日,河北省第一届青少年戏曲演员汇报演出在新华戏院举行。参加汇报演出的有邯郸代表团的乱弹《沟沙滩》,豫剧《宇宙锋》、《红娘》等。汇报演出至30日结束。
               10月1日国庆节期间,天津市举行新剧目展览演出。剧目有豫剧《春风烈火》等。
            1961年6月17日,天津市豫剧团挖掘传统剧目《义烈风》、《凌云志》、《花打朝》进行演出。
            1962年4月6日起,河南省安阳市豫剧院一团崔兰田、渠永杰、王香芳、贾武臣等,在小剧场演出《对花枪》、《三哭殿》等剧。
            1964年2月27日,市文化局和剧协天津分会联合举行天津市现代剧目观摩演出。市豫剧团的《蟠桃园》参加观摩演出。此年度市豫剧团先后展演了《蟠桃园》、《南海长城》、《好媳妇》、《红管家》等剧。
            1966年1月19日,春节演出开始,市豫剧团上演了《李双双》。
                  2月4日,天津市文化局举办京剧、河北梆子、评剧、昆曲、豫剧等剧种中、小型戏联合演出。
                  10月1日,市豫剧团改名抗战文工团,并在国庆期间上演表演唱。不久,各剧团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先后停止了演出活动。
            1967年10月8日,现代戏宣传演出月在第一工人文化宫开幕。市豫剧团等恢复原名并参加演出。
            1969年2月,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作出决定,宣布解散天津市豫剧团。
            1982年2月28日,河南省郑州市豫剧团来津演出。
                  11月1日,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来津演出,主演牛得草。
从这个简略的表中看,名家荟萃,六大名旦中的四大都来这里演出过,常、崔先后两次来这里演出,陈素真更在这里落脚。演出团体不单单有香玉剧社、安阳市豫剧团、洛阳市豫剧团,还有狮吼剧团、郑州市豫剧团、鹤壁市豫剧图。剧目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现代戏除了马金凤曾演出《战士在故乡》外,其他均是天津市豫剧团根据形势需要改编的剧目。从这张表中还可以发现,建国初崔兰田大师的《穆桂英挂帅》也是相当火爆的,她也曾带领此剧南征北战。马金凤大师的《十二寡妇征西》也是拿手戏,常香玉大师的《游龟山》也哭得不错,陈素真大师的《大祭桩》也相当有水准。只是可惜这些当年大师们的拿手好戏,在经过岁月和时事的取舍之后,最终遗落了。一提《挂帅》就是马金凤的字字珠玑,一提《十二寡妇征西》就仅是常香玉的“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还有《游龟山》,常陈崔马阎桑六大流派都唱这出戏,崔兰田的这出戏也极好,而且其弟子中张宝英、郭惠兰的此剧也都非常棒。只是一出戏现在仅剩两折子,阎立品《藏舟》,桑振君《投衙》。其他名家和流派便湮没无闻了。我还是期望各流派弟子能够努力挖掘本流派的资源,而不是一味的向其他剧种、向话剧、歌剧等取经。豫剧人一直向内看的太少,向外看的太多。以至于现在很多新编剧给人一种错觉,就像晚间看到电视那样,到底是电视剧中插播广告,还是广告中插播电视剧呢?
    过眼繁华,终将退去。豫剧在天津舞台上便是这样。戏曲志中关于豫剧的不过是大事记里的几个条目和“天津市豫剧团”的一个条目,当年该团的各位主演也仅仅是留下宋慧玲、董玉兰两个名字而已,连个介绍都没有。这便是现实。戏曲志中关于“天津市豫剧团”录此:国营剧团。1960年4月建立。前身是河北省邯郸市豫剧院一团。主要演员有宋慧玲、董玉兰等。1962年调入陈素真、赵玉麟,全团艺术水平明显提高。陈素真演出的拿手剧目各具特色:《大祭桩》唱腔声自情出,代标着祥符调的风格;《宇宙锋》、《梵王宫》中,不仅表情细腻,形象生动,而且具有高难的水袖功或辫子功。她曾率领该团到河北、河南、湖北、陕西、甘肃与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巡回演出,使该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豫剧团。1969年2月,该团被强令解散。团长为杜德秋,副团长为胡国华、赵鑫亭。
     后附当年名家们的经典唱段:
1.常香玉《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游龟山》“耳听得临江岸二更四点”

2.陈素真《梵王宫》“梳妆”80年代末在天津演出实况

  《三拂袖》“恨奸贼害得我一家惨死”

3.崔兰田《对花枪》“老身我居住南阳地”

  《桃花庵》“小道姑来递茶她的心神不稳”

4.马金凤《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我家住在山东”

   《杨八姐游春》“要彩礼”

5.牛淑贤《红娘》“尊姑娘稳坐在绣楼之上”

6.张敬盟 《王佐断臂》“见乳娘”

7.牛得草《唐知县审诰命》“一张张大状都把那严氏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