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在天津的蛛丝马迹


标签:
天津常香玉陈素真穆桂英挂帅花木兰 |
分类: 【戏韵春秋】 |
从这个简略的表中看,名家荟萃,六大名旦中的四大都来这里演出过,常、崔先后两次来这里演出,陈素真更在这里落脚。演出团体不单单有香玉剧社、安阳市豫剧团、洛阳市豫剧团,还有狮吼剧团、郑州市豫剧团、鹤壁市豫剧图。剧目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现代戏除了马金凤曾演出《战士在故乡》外,其他均是天津市豫剧团根据形势需要改编的剧目。从这张表中还可以发现,建国初崔兰田大师的《穆桂英挂帅》也是相当火爆的,她也曾带领此剧南征北战。马金凤大师的《十二寡妇征西》也是拿手戏,常香玉大师的《游龟山》也哭得不错,陈素真大师的《大祭桩》也相当有水准。只是可惜这些当年大师们的拿手好戏,在经过岁月和时事的取舍之后,最终遗落了。一提《挂帅》就是马金凤的字字珠玑,一提《十二寡妇征西》就仅是常香玉的“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还有《游龟山》,常陈崔马阎桑六大流派都唱这出戏,崔兰田的这出戏也极好,而且其弟子中张宝英、郭惠兰的此剧也都非常棒。只是一出戏现在仅剩两折子,阎立品《藏舟》,桑振君《投衙》。其他名家和流派便湮没无闻了。我还是期望各流派弟子能够努力挖掘本流派的资源,而不是一味的向其他剧种、向话剧、歌剧等取经。豫剧人一直向内看的太少,向外看的太多。以至于现在很多新编剧给人一种错觉,就像晚间看到电视那样,到底是电视剧中插播广告,还是广告中插播电视剧呢?
1.常香玉《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2.陈素真《梵王宫》“梳妆”80年代末在天津演出实况
3.崔兰田《对花枪》“老身我居住南阳地”
4.马金凤《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我家住在山东”
5.牛淑贤《红娘》“尊姑娘稳坐在绣楼之上”
6.张敬盟 《王佐断臂》“见乳娘”
7.牛得草《唐知县审诰命》“一张张大状都把那严氏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