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散记之:名士王绩因酒甘心做浊官

(2013-10-23 09:59:30)
标签:

王绩

王勃

长安

隋炀帝

唐太宗

分类: 【玉面书生】

读史散记之:名士王绩因酒甘心做浊官

    王绩是隋末唐初的名士,家族书香门第,名人辈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便是其侄孙。王绩也是少小成名,自幼好学,博闻强识。隋文帝开皇二十年,15岁的王绩游历至长安,被称为“神童仙子”。隋炀帝大业初年,王绩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可以说王绩平生所得的第一个官位还是当时名士子弟所向往的,属于正常的仕途开启之道。但王绩生性旷达简傲,更加上嗜酒如命,不久便被人弹劾解职了。刚巧是隋末大乱,王绩也乐得在田园逍遥。

    但李渊所建立的大唐王朝,作为一个新生儿,它自然要拉拢当世名士,王绩自然在征召之列。唐高祖给王绩授了个待诏门下省。同样是名士做官的正途,清闲是自然的了,但不少人还是不愿意在这个官位上自得其乐。有一次,他的弟弟王静问他:一个小小的待诏有什么可留恋的?王绩回答甚让人回味:待诏这个官位俸禄低,又没什么人来往,甚是寂寞不堪,是没什么留恋的。但是每天有三升美酒啊,这多好啊,是这三生酒才让我能够在这个位子上坐的安稳。如果王绩不是贪恋着三升美酒,也许过不了几年,他便可以像其他名士一样,踏上辉煌的仕途,但王绩不是当官儿的命,李渊征召他也没打算让他有多大作为,不过是用他作为一面旗帜而已。

    到贞观年间,王绩也该升官了,但他居然做出了一件惊动朝野的选择。他向皇帝讨要太乐丞一职,这是一个技术官,在隋唐之际,这个官是属于浊官之流的,像王绩这种名门显族之后,是以出任浊官为耻的。他们一踏入仕途便是“清官”了,也就是偏向于白领费脑力的那种。唐太宗熬不过他的“请缨”之举,只好认命王绩为太乐丞。其实王绩之所以向往这个职位,并不是他对音律有多么痴迷,而是他抵不过美酒的诱惑。当时太乐署有位史官名焦革,其人擅长酿酒,名骚一时。王绩做了太乐丞,成了太乐署的长官,自然作为下属的焦革会尽力巴结了。反正是自家酿的酒,自己喝也是喝,给老板喝也是喝,而且给老板喝还能保自己仕途无忧,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焦革夫妇都很懂潜规则,殷勤供应好酒。但人总有撒手西去的一天,焦革夫妇先后去世了,再也无人供应美酒了。长安城的霓虹歌楼再也无法让王绩有半点留恋之意了。这一次他主动辞官回乡。归隐之后,他将焦革的酿酒方法撰写成《酒经》一卷,并陆续搜集先辈酿酒人的方法秘诀,写成《酒谱》,并为酒圣杜康造祠立像。贞观十八年,王绩为自己撰写了一篇精致的墓志铭,然后在家中病逝。

    王绩没有赫赫的官位,唯一让他留恋的不过是美酒而已。仕途不是他的天地,身处隋唐之际,他不过是各方号令天下的一面旗帜,也许是原本恬淡的内心,他对纷扰的朝野原本没有太多牵挂,“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在一个乡野的东皋了却了自己的一生。一壶美酒,一把好琴,野鹤闲云,如此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