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http://hukanglin.blog.hexun.com/51699841_d.html
第二章历史档案(下)
1、读《近百年来满文档案研究及其出版情况概述》
批注一。就该题目而言,就蕴含很大的学问。从正文可知该题目统辖了两层含义:一是满文档案的发现、整理及出版,着重点落在满文,即对满文内容资料的出版;二是满文档案自身的研究,着重点落在档案,即对满文这种档案的研究。笔者在读该文开始的时候,对题目产生了歧义,对这两层含义有些混淆,读完全文才对其有个明确的把握。这种类似的情况在档案学中时常会出现,如档案社会化服务与档案服务社会化。
批注二。读作者书中“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一语,批“妙哉!”此一语发于作者觉近百年来满文档案研究有待完善,而自觉己有完善之责,作者此种精神值得学习。
批注三。“百年来满文档案的发现、整理以及出版”批语:①此段列举满文档案研究成果并予以简述或简评,可见作者功力匪浅。另笔者以为作者要出版档案史教科书的话,这种段落更适宜列举在《档案史学习参考书》中,档案史之任务以提纲挈领为要。②笔者认为若篇幅允许,作者可对这一段所列举研究成果予以综合评论,如对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归类,再略谈其特点,以窥研究成果本身之脉络与规律。③作者列举研究成果使我萌生一想法:若档案事业发展成熟后,将目录学引进档案学,是否会产生档案目录学之分支呢?当然是不同于档案分类学的。
批注四。“百年来国内外对满文档案自身的研究”批语:此段所论为满文档案本身研究,如其版本、形式、编纂、价值等方面。这与前段满文档案之出版有区别,要区别二者可见作者识力不浅,同时也启示吾辈需注意此细节。
批注五:此节笔者思考一问题:满文档案研究中,档案工作者到底研究什么?研究其保存资料?研究其记录内容?研究其内容的话,那么历史工作又研究什么?
2、读《满文档案与清代民族史研究》
批注一。题目之下批语:档案与历史研究关系是什么?此文之详述符合档案史研究之宗旨否?
批注二。作者在交代满文档案背景时清晰明了:既写了时代背景,也描述了空间地域背景,并点明了要研究的满文档案的特殊性。笔者认为符合档案史理清线索与脉络之任务,空间与时间相结合之法为研究历史之需。
批注二。“满文档案为满族史研究服务”批语:①作者在论述“政治方面”(P143)时,名曰政治方面,然论之略简,仅限于皇权政治方面,笔者认为政治方面可细化为皇权政治(即中央政治)、地方政治、政治体系或制度的档案依据等来研究,内容不必赘述,但纲要不可少。②经济方面的论述亦可从多方面论述,如经济政策、经济成分的档案依据。论述经济发展原因本属经济史或历史学之任务,档案史略论即可,作者是从“统治阶级重视、汉人和汉文化的影响、战争的需要”三个主要原因论述的,自有其道理。若让笔者选其三个主要原因,将会提“生产力、统治阶级、民族融合”。③“文化方面”笔者所理思路:文化创造、文化融合、文化繁荣、文化衰落。④警惕:在论述档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研究服务时,切忌不能沦为叙述政治经济文化之历史,需要结合档案之服务特点予以叙述,否则就是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
批注三。“……存在问题与解决的方法”批语:此段作者分为两个层次论述研究中会遇到的问题及对应解决之法,首论二、三手材料的偏误;次论满语文献与汉译文献运用之偏误。笔者认为两个层次有重合部分,汉译文献亦相当于二、三手材料。
3、读《清代玉蝶研究》
批注一。清代玉蝶可谓皇朝人事档案也。
批注二。P160“清代玉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中“社会价值”之概念为何?难道不包含后面层次所提及价值。笔者认为社会价值为一大概念,可包括人口研究价值(即第二小标题‘……绝无仅有的系统资料’可改为皇族人口研究价值,或干脆去掉皇族二字)、史学研究价值(即第三个小标题‘利用清代玉蝶修史’)、档案学研究价值(即第四个小标题)等。而人口研究价值下再细分为民族、家族等价值,史学价值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档案学研究价值可在细分为档案的编纂、鉴别等价值。
4、读《罗尔纲对太平天国档案文献的鉴别成就》
批注一。罗尔纲之治学精神可从《师门五年记》窥其一端。
批注二。作者将罗的鉴别方法归纳为外部鉴别(考其来源、靠其书写惯例、考其笔记与字体)、内部考订(事理分析法、是否违背典章制度法)二端。罗当年鉴定时是称为史料鉴定的,也那时档案学还不完善之故。笔者直觉罗的鉴定方法还可细化总结,同时作为档案的鉴定,可借鉴一些史学大家鉴定史料之法,如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中所说“说史料”与“史料之收集与鉴别”两章、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之鉴定方法。
批注三。罗尔纲在北大考古所对金石档案的整理,时间之久,贡献颇大,虽其所整理后散失,若资料允许,亦可为之一述尔。
5、读《民国档案鉴定研究综述》
批注一。一疑惑:“民国档案鉴定缺少技术标准”中技术标准何指?
批注二。结尾批语:此文结构甚晰,首述民国档案鉴定研究现状,运用了统计分析之法,图文结合而清晰简洁。次论鉴定研究中设计的主要鉴定问题,如鉴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必要性,必要性又分主张鉴定、反对鉴定与中间态度三种派别;可行性又分述不利、有利因素、鉴定标准(职能、时间、分级)、鉴定方法(去重法、选样法)及鉴定的组织实施。最后论述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建议,分为解放思想和端正态度、缺乏技术标准的问题、鉴定与整理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注意试点研究的适用性建议。
批注三。综述研究之一思路:“研究现状调查分析——提出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措施。”用此思路书中“民国档案鉴定需注意的问题及其建议”一段可分为为问题与解决措施两端而论,当然作者合而论之,边发现问题边解决亦为一思路,只是笔者认为作者所拟定的标题有待完善。
第二章几点启示与问题:
一、满文档案研究中,档案工作者到底研究什么?研究其保存资料?研究其记录内容?研究其内容的话,那么历史工作又研究什么?
二、若档案事业发展成熟后,将目录学引进档案学,是否会产生档案目录学之分支呢?当然是不同于档案分类学的。
三、警惕:在论述档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研究服务时,切忌不能沦为叙述政治经济文化之历史,需要结合档案之服务特点予以叙述,否则就是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
四、警惕:在读书过程中切忌舍本逐末!
——行者 整理于2010-6-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