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炜: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

(2009-04-26 11:05:50)
标签:

南北朝

隋唐

北京大学

历史

貂蝉

胥吏

令史

北周

魏晋

墓志

文化

分类: 【网贝记】
http://xiangyata.net/data/upload/797.jpg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度研究)

作者: 叶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页数:273
字数:270千字
ISBN: 978-7-301-14559-3/K·0554

【作者简介】
  叶炜,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成果有专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与罗新合著)及《北周(大律)新探》、《论魏晋至宋律学的兴衰及其社会政治原因》、《从武冠、貂蝉略论中古侍臣之演变》等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书的思路与篇章 结构

第二章 中古胥吏制度发展的背景:隋唐官员的分类与分层制度之发展
第一节 唐代官员分类分层制度概况
一、旧官员分类分层方式的没落
二、唐代几种新的官员分类分层方式
三、唐代官员分类分层方式对后代的影响
第二节 从四等官和勾检官制度看隋唐官员分类分层制度的确立
一、四等官制的渊源及其确立
二、从县主簿的变化论勾检系统之建立
小结

第三章 南北朝隋唐之际的官吏分途
第一节 内在表现:南北朝隋唐之际“流外”性质的变迁
一、梁流外七班国官、府属在北朝和隋唐的品级变迁
二、梁流外七班中央事务诸官在北朝和隋唐的品级变迁
三、梁蕴位、勋位诸官在北朝和隋唐的品级变迁
四、诸令史之由流内而流外
五、四等官制与“流外”性质的变迁
第二节 外在表现:从冠服制度看南北朝隋唐之际的官吏分途
一、冠制:不通于下
二、服制:自成系统
小结

第四章 隋与唐前期中央文官机构文书胥吏组织系统的形成
第一节 隋唐中央文书胥吏的构成
第二节 隋朝中央文书胥吏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唐朝前期中央文书胥吏组织系统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隋唐胥吏的个体黯淡与群体凸现
第一节 主动性:南北朝文书胥吏职务行为的特色
第二节 隋唐胥吏的日常工作
第三节 被动性:唐代文书胥吏职务行为的特色
小结

第六章 职位管理:唐代胥吏的管理特色
第一节 唐前期职事官经济待遇结构中的品位、职位因素
第三节 “流外品”的职位、品位双重意义
第三节 职位管理与流外九品意义的淡化
小结 

第七章 社会身份等级:唐代胥使阶层的形成 
第八章 胥吏性恶说:唐代士大夫对胥吏群体的道德定位
第九章 压制与激励并举:唐朝后期的胥吏管理政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