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彦昌:商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四)

(2009-04-15 19:40:14)
标签:

辽宁

赵彦昌

河南

安阳

甲骨文

殷墟

陈梦家

台北

北京

邓绍兴

档案

文化

分类: 【网贝记】

4.查阅利用

商代大量的档案均由史官掌,因此史官对于典章制度、前言往事最为清楚,所以王室遇有大事,王室诸侯每遇大事或亲自查阅甲骨档案或通过史官查阅档案,史官或当时回答,或经过查阅档案之后回答,史官也因此具有提供信息,谏君戒臣的职责, “殷太戊时,有桑谷生于庭……史请卜之汤庙…… [27]”的例子,即可说明商代管理档案者的重要,同时也反应出在信息较为封闭的古代社会,作为最原始的信息形式“档案”提供给掌管文书者,极为丰富的阅历与知识,以至于当时的档案管理者常是君王遇到疑难或有重大决策时征询的对象。史官不仅是档案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档案主要的使用者。

5.著录商王谱牒。

商王的十七世谱牒都是利用保存的甲骨档案加以稽考,进行著录的结果,也是保存档案以为利用的真实表现之一。《史记》记载:“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28]”从契到汤,恰好十四代。王国维也正是利用甲骨档案著录的商王谱牒做出《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两篇杰作系统的考证了商人先公先王的名号,大致排出一个可靠的世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世本》、《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商代历史,除去个别有误,基本可信。 

注释:本文为2008年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辽宁省档案历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1] 《周礼·春官·宗伯》[2]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页.[3] 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台北: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54页.[4] 《礼记·曲礼》[5] 《周礼·春官·宗伯》[6] 王良城:《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方法与技术》,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7] 《尚书·多士》.[8]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页.[9]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页.[10] 任继愈:《中国藏书楼》(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342页.[11] 邓绍兴:《中国档案分类的演变与发展》,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12]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页.[13] 邓绍兴:《中国档案分类的演变与发展》,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14] 郭沫若:《殷契粹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15] 《左传》成公十三年.[16] 详参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17] 《甲骨文合集》9468.[18] 《小屯南地甲骨》942.[19] 《甲骨文合集》6476.[20] 《甲骨文合集》6168.[21] 《甲骨文合集》6467.[22] 《甲骨文合集》6407.[23] 《甲骨文合集》6476.[24] 《甲骨文合集》6497.[25] 《礼记·表记》.[26] 《尚书·盘庚》.[27] 《说苑·君道篇》.[28] 《史记·殷本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