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如何配合让治疗更顺利的进行

(2010-03-24 18:15:04)
标签:

儿童口腔

家长配合

健康

分类: 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很多家长要求在旁边陪伴,有时是一位,有时两位、三位。这个作为医生的我们很是理解,但是如何能让家长在一旁的陪伴起到积极的作用呢?

    家长陪伴往往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为什么呢?我在北大口腔医院读博士的时候,也曾经去幼儿园给小朋友治牙齿,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老师的作用,让小患者们更勇敢,更能接受治疗,过程中很是配合。

   儿童受伤后,如果他、她没有看到成人对其状态的情感倾注,就可能不会非常难受,所以如果家长在一旁观看打针、拔牙和其他治疗过程则必须慎重考虑这个问题,如果预计家长不坚强或不支持治疗过程,家长最好默默的离开,或让一个“更坚强”的家长陪同孩子。

    比如孩子小时学走路摔伤膝盖,最初的反应可能并不是很疼,直到父母对创伤做出的继发反应。根据父母反应不同表现不一样。如果父母很焦急孩子就会大哭,或者再父母言语的鼓励下孩子会“坚强”起来。

    因为感情暗示会有助于调节疼痛经历。

   因此在就诊前,家长不要将看牙当成很恐怖的事情,这样的情绪肯定也会影响小孩子们。你们在旁边的焦虑或者窃窃私语会感染给他们。如果你反复强调告诉他们不疼,那么他们就会怀疑是否疼。你可以告诉他们去检查牙齿刷的干不干净,看看牙齿白不白,看看牙齿是否都长全了,去给牙齿洗个澡舒服一下,而且要强调愉悦的感觉,让牙齿变白,变干净等。

    到了诊室,配合医生给小朋友做完检查之后,医生会对交待病情、治疗设计等等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个时候,如果是过于复杂的病例,最好一个家长带小朋友出去,另一个可以做决定的家长留下听计划。因为让小朋友听到讨论他的病情,而且有很多他听不懂的词语,他会感觉紧张。并且很多家长会询问疼不疼难不难受等词语,那样小朋友听到一定是非常害怕了。所以尽量避免过多的在较难配合的小朋友面前讨论病情。

    谈完计划,如果决定治疗了,那么等小朋友进来之后则不要给他讲的那么详细,就说冲冲水洗澡,或者抓虫子。千万不要说磨牙、钻、打针等等的敏感词语,我们会有一些针对小朋友的特定词语,家长只要给予安慰与鼓励就可以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最好不要询问医生问题,在治疗的时候本身就是医生高度精神集中的时刻,从操作要言语安抚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如果这时问问题,那么势必或多或少影响对您小孩的治疗。您可以事先问好,或者记下,等待治疗完成或者间歇的时候问,最好不要询问过多,理由同上一段。

   说了这么多,预防是最重要的,如果早些检查,早治疗,那么小患者和家长的痛苦就可以大大减轻了,千万不可以忽视他们的牙齿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哦,累死了
后一篇:我要减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