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投资教育不必“高调”

(2014-04-27 23:08:2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系列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4-04/25/content_5315499.htm

楚天金报:http://news.cnhubei.com/ctjb/ctjbsgk/ctjb08/201404/t2907496.shtml

孩子写作文《桃花》,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什么味道,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上个月,妈妈索性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424《重庆晚报》)

关注到另一些细节:“为女儿包山看似冲动,其实是因为还有自己创业农耕体验教育的原动力。”具有教师身份的妈妈虽然这样说,但无法掩饰当下富人育儿投资的不同凡响,从她接受采访的效果,并主动提供写真照来看,还是让人觉得家长有些“高调”的嫌疑。

类似的新闻去年也有。一个四岁女孩的父亲花千万余元为女儿买下一座幼儿园。记者采访时,这位父亲也说:“手头有点闲钱,放着也是放着,就当是一种投资了。”这两件事,如果仅仅是投资,肯定难成新闻。因为与孩子教育挂钩,就吸引了媒体和公众,但也遭到质疑:孩子要摸星星,你怎么办?孩子上了大学,你还买所大学?

孩子懵懵懂懂时,无法感知你下重手的分量,随着他们长大懂事,就能检验你的投入是否恰当、是否必要。过度投入还有:家境和天资一般,硬是要花钱挤进名校;成绩和潜力一般,硬是要找人进重点班;实力雄厚的家庭,给一些并不擅长读书的孩子买张机票,送到发达国家去留学。这些孩子也可能成才,但负重太多,孩子很难找到常人的感觉,很难享受“一视同仁”的待遇,很容易被压垮。

重视或舍得投资孩子教育已经算不上前卫,给孩子选择合适有效率的教育才算智慧。因为独生子女的成败概率都在百分之百,家长很容易不惜投入不管产出。虽然当初我对孩子也一样,但在关键时刻我选择了低调:一是上小学,我选择就近方便,放弃了并非不可及的重点校;二是在有把握靠奖学金上大学和没把握争取到奖学金上更好大学的选择面前,我支持他选择前者。因为他说,我不愿花你们那么多钱去读一个大学。

家庭教育投资不光指经济,还包括家长的精力和时间。不让孩子成为永远还不起的“债务人”,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抑或是投入再大,更好的方式是只做不说,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内化成学习的动力。如果对外界特别是媒体炫耀,那不是为孩子的学习攒劲,而是为孩子的成长埋下隐窜。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年轻的父母自己首先需要成长。

新闻连接:http://news.ifeng.com/a/20140424/40008850_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