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猜想
(2013-12-12 11:08: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湖北日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1212/hbrb2229644.html
据《宁波日报》报道,15年了,宁波市慈善总会再次收到“顺其自然”的一笔善款。其实,大家并不是等着这笔钱,而是如期遇到了一位相约的老朋友,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但总是未见其人,习惯性地收到善款,还是消解不了人们对“顺其自然”的牵肠挂肚,想见见面,说说话,多年的心愿未了,工作人员哽咽含泪。这,又显得不那么“顺其自然”。
我开始以为,你以“顺其自然”之名行善,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你有钱就捐,没钱就算;想捐就捐,顾不上就算。结果,你每年捐款,从未间断。截止今年,你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已达602万元,加上向地震灾区和经媒体报道过的贫困家庭捐款数百万元,捐款加起来有上千万元;二是面对可以预期的官方和社会的关注和寻找,你的“隐形”,能继续就继续,如果被大家找到了,你就会坦然亮相,满足大家“顺其自然”的期待。结果,找到的是新的“顺其自然”,他们也在寻找“顺其自然”。2006年央视授予“顺其自然”特别奖,你也没有露面。
与著名慈善人陈光标高调行善比,你的隐形方式更让社会认可,更有一种价值传递力量。想必你与我一样认为,隐形的不必诧异,显形的无须指责,每个人的习惯及坚持的方式,就是自己的自然。当“郭美美事件”极大灼伤中国慈善,官方慈善广受质疑时,如潮涌般的非议,没有中止你的义举。也许你认为,中国慈善事业的不发达、不成熟,更需要慈善人的默默无闻,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中国慈善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律。
你一直未能如我和大家的愿望,人总有累的时候,也不见你歇歇;大家真的很想你,却无法见到你。你怎么不能顺其自然呢?我曾经用对你的猜想,劝过我们钢城一群长期热心捐资助学的老教育工作者,以邹远存老人为首的一批离休人员,都80多岁了,应以养老为主,助学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吧。可他们跟你一样没停下来。这个冬天,仍奔走在有关的学校。
你命名自己“顺其自然”,也许是即兴,也许是熟虑。假使即兴,你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假使熟虑,你也在不断作出自己的调整,一切围绕着正能量的强大。
不好意思,你在一封信上“坏事不做,好事不说”的两句话,打消了我另一个很不恭敬的猜想,你不像是个一时兴起的人。你懂自然,你理解“道法自然”,自然是道德之母,人敬畏自然,才知道该要怎么做,才能过上自然的生活。如果人人自发释放爱心,这个社会就和谐自然。眼下也许不自然,未来一定自然。“顺其自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我们看不到结果,也许你选择永远做一个走在人群中的普通人,认为那就是你的自然。
宁波官方放弃寻找“顺其自然”,正是对“顺其自然”的一份尊重。不过,我等凡人,还是坚持那两个猜想:你也许年长,担心总有一天你做不动了;你也许年轻,也不免会有个三病两痛,万一你遇到了什么大的困难,你能否给大家捎个信,你倾心施惠的社会,你帮助过的人们,如果也能有机会回馈你一点点温暖,那也是一种“顺其自然”。
同题评论:“顺其自然”更像是一种道德劝善
新闻线索:http://nb.people.com.cn/n/2013/1211/c200864-2011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