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蒋婆婆再次“摔倒”
(2013-11-26 07:11: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楚天金报: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31126/ctjb2212300.html
四川达州“摔”与“扶”之争,因敲诈勒索,公安机关给予了蒋婆婆和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事后,老人仍坚称自己是被小孩撞倒的,甚至赌咒:“如果我说了假话骗人,我全家死绝。”面对公安机关的处理决定,老人一家表示不服,将申请复议。(11月25日《成都商报》)
蒋婆婆不管是自己所为,还是被小孩子撞倒,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说明摔得不轻。她被警方判处行政拘留,并“示众”于公众面前,这为老不尊的人生一跤,对于一个普通老人来说,不比身体摔伤轻松。蒋婆婆下跪喊冤,尚不能排除可能有委屈,也不能排除是以谎言掩盖谎言。看来,在人们欢呼法律扶起正义的同时,对讹人之事不能拘罚了之。
在尚无证据还蒋婆婆自称清白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洞悉这位老人“出错”后的扭曲心态。也许出于一念之差,或是在家人撺掇下,铸成违背良心之举,被警方所认定,她深知这有多么可恶,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料她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蒋婆婆的叫屈和赌咒,与她自己摔伤了,需要找一个下家来承担,其无奈又想自保的动机如出一辙。其原因,既有这一代人精神层面的贫瘠,又有自身经济能力的穷困。对于老人之错,警方处罚尽管不算重,只是伸张了正义,但未必能够校正老太婆走偏的灵魂。
与此相反,前不久著名学者周国平被一摩托车撞倒后,自己立马打的到医院进行救护,却清清白白地将肇事者放走。受害者为何如此大度,不管他自己如何低调,或外界如果褒奖,其实反证了他的精神和能力,决定了他“放手”的选择不同凡响。
现在,常见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不争不吵,从容不迫,联系保险公司和保修点,按章处理,“出错”之后的淡定,有条不紊的善后,除了当事人的素质,很重要的是规则保障,是经济托底。没有这些基础,一旦“出错”,就如天塌地陷,逃避、转嫁、抵赖、伪造,就成了必然的“下文分解”。
蒋婆婆讹人固然不可原谅,但有必要多方面去理解。“讹人”主要是公民个人问题,也关乎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文化素养问题,而且涉及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问题的解决,会增进人们对天地人敬畏,对未来的可知和自身责任的担当。
蒋婆婆除了申请复议,还准备接受律师帮助上诉。如果这些程序颠覆了当前的结论,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蒋婆婆站起来当不成问题。我更关注的是,如果讹人进一步做实,当地政府和有关机构要做好细致的释明工作,就像拯救一个受了伤的人一样,既要用药治伤,又要慰藉心灵,因为她毕竟是个老人。如果任凭网上和民间谩骂和攻击,老人又不能从内心去厘清是非,走出困顿,喊冤不达目的,路越走越窄,她还将怎么做,会不会以其它方式再次“摔倒”,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线索:http://news.sina.com.cn/s/2013-11-25/035028799787.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