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怕错”心态正负谈

(2013-11-25 11:19: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哲思系列

昨晚看《非诚勿扰》,有个贵阳男嘉宾,表白自己的择偶原则时说:“我是绝对不愿与贵阳的女孩子发生感情,原因是这儿的女孩子喜欢打麻将。”话毕,台上一名贵阳女嘉宾回应,不同意男嘉宾的观点,她是从事“餐饮编辑工作”的(我没完全听明白),她说她有自己的事业,她就不打麻将。眼看一场口舌之争就要上演,没想到男喜宾很沉着地表示歉意,说:“我刚才的说法打击面过大,我的意识是有些贵阳女孩子喜欢打麻将。”

男嘉宾明明表达欠妥,却死不认错,最后被女嘉宾们群起而攻之,孟非等人救驾也无济无事,这样的事这儿很多了,看到这位男嘉宾如此冷静和理性,不掩饰,不狡辩,在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的心目中,相信他一定不会因此减分。看得出,他对心动女生最终没有牵手成功,与此事无关。

人人都会犯错误,在这个问题上,伟人和平民、富人和穷人、文人和武夫,大家都是平等的。但犯错之后的表现,就可以把人分出高下。将错就错,固执已见,破罐破摔是一种态度,直面错误,不惧后果,改过自新又是一种态度。

想起现在流行的整容,中国人和韩国人不同的态度引人深思。每个人“发肤父母”的形象与面容千差万别,也不容选择。相比较而言,对自己形象不够满意的韩国人在整容问题上,就勇敢得多,整容率就高得多,这是不是代表一个民族勇于“改错”的心态,我不肯定,但是,他们整容之后,敢于承认是整过容的,在相亲时,小伙敢于把自己整容之前的照片示人,不惜相亲无果。甚至听说在韩国海关,整容者一般准备两个版本的照片,方便给验证人员鉴别。反观国人,除开整容风险的担忧,人们通过整容改变过去的自己,这样的趋动就小得多,更不要说整容者对整容往往讳莫如深,像是做了什么错事。

最近,媒体热议一名蒋太婆讹诈扶自己起来的小孩,虽然已经被警方认定讹诈被判处刑拘,却死不承认。昨天以说谎就“全家死绝”赌咒,今天仍然大呼被冤枉。在尚无证据还原蒋太婆自称清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洞悉这位老人存在着扭曲的“怕错”心态。一个普通老人,也许出于一念之差,或是在家人的撺掇下,铸成违背道德和法律之错。为老不尊,讹诈善良单纯的小孩,这注定要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我相信,她深知这有多么可恶,但她没有并没有这个思想准备,也没这个心理承受能力。这与她自己摔伤了无力自救,需要找一个下家来承担一样,出于无奈而想自保的动机如出一辙。这种“怕错”的原因,既有精神层面的贫瘠,又有经济能力的穷困。对于这样的老人之错,法律处罚尽管不重,只是伸张了正义,但未必能够拯救老太婆本身越轨的灵魂,让她平稳度过这一劫。如果忽视从内心去疏导,帮助她厘清是非,她的路可能越走越窄,她将以什么方式再次“摔倒”也不可知。

与蒋太婆不耻行为相反的,是前不久著名学者周国平,他被一摩托车撞倒后,自己打的到医院进行救护,清清白白地将肇事者放走。受害者为何如此大度,不管他自己如何低调,或外界如果褒奖,其实就是反证了他精神世界和经济能力的强大,决定了他的选择不同凡响。

联想到我自己不管犯了大错还是小错,不一定有强大的表现,但对于强大的犯错人总是心向往之。但周国平算是人尖,对我等普通人没有多大推广价值。有一个影像常在我脑海里闪现:现在许多车与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不争不吵,从容不迫,联系保险公司和保修点,按章处理,这种“犯错”之后的淡定,有条不紊的善后,除了当事人的素质,很重要的是规则保障,是经济托底。没有这些基础,一旦“犯错”,就如天塌地陷,逃避、转嫁、抵赖、说谎、伪造,就成了必然的“下文分解”。

所以,克服“怕错”心态,应对“犯错”后果,不仅是公民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个人的文化素养问题,而且关乎经济承受能力。解决了这些问题,“怕错”,就能转化为我们对天地人的敬畏,升华为不惧风险、敢于担当的精神气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