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当有“君子之德风”

(2013-11-18 13:21: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3-11/16/content_5251068.htm

一小伙在590路公交上玩手机,紧贴前面坐着的爹爹。爹爹不爽:“你手机影响我了,莫玩了。”小伙一愣,把手抬高了些。爹爹看小伙没理他,便站起来推搡,两人差点打起来。随后上来一女孩也玩手机,爹爹再次咆哮,吓了妹子一跳。(11月14日《楚天都市报》)

社区广场的舞遭遇“粪攻”余波未了,玩手机又惹得一老一少差点对掐,这就不是一个城市公序之弊的偶然发生了。笔者以为:场上也斗,车上也争,这不应该是武汉人世俗生活的状态。

江城一边盛产着影响全国的道德模范,一边频出着市民生活的言行失范。享誉全国的方俊明,在一个顽皮孩子面前,当初勇救致残,28年后宽容拥抱,武汉媒体自豪地说——一个人标致一座城,可是,舞场未平息,车上起波澜,让正在享受全国注目致意的武汉及方俊明情何以堪。

方俊明事迹的最大亮点,就是救别人之险,容别人之过。28年来,老母亲含辛茹苦,女儿无怨无悔,让方俊明不悔当初义举,不改灿烂笑容,这是怎样的一种隐忍和大度?

方俊明的宽容,还有那个被救者最终表达的愧疚,跳舞者可曾有过?泼粪者可曾有过?手机玩者可曾有过?发怒老人可曾有过?冲突的任何一方,只要心中多存一份善意,多有一分自省,都不至于酿成有损城市脸面的新闻,让“抖狠”的码头文化,在脑海里回闪。

今天早上5点多,我因事到弟弟所在的一个小区,被电视机传出的高分贝音量所吸引,整幢楼前后都听得见,我以为是哪家在办什么大事,弟弟说:“天天这样,其实就是有老人睡不着,你说也不管用,孩子高考时伤透了脑筋。”原来,老人们也有任性的时候,他们自得其乐时,可曾想到家里、周边的孩子?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公共道德建设上,年轻人确实当自励,但老人理当是“君子”,要比年轻人更平和、更隐忍、更宽容、更自律。一个家庭,父慈摆在子孝前;一个城市,老者应该成为释放精神气度的名片。

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很多并不要指望外力,包括法律,更不要习惯性依赖“斗”与“争”,像方俊明那样对待孩子,包括他们的过错,身体力行,持之以恒,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浇铸一座城的品质,社会期待更多这样的老人和长者。

 

 

新闻线索: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31114/ctdsb220205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