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合格的面试怎么产生合格的考生?

(2012-11-29 06:49:22)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才系列

招聘面试本来是检验应聘者能力素质是否合格或者优秀,有别于笔试的一种测试方式,但湖南江华事业单位招聘的“灵活面试”(1128日中青报),却倍受应聘者质疑,这场面试极有可能被判定为“不合格”。

一是笔试者全部入围面试。以西医和护理专业为例,参加笔试总人数低于进入面试按15确定的人数,最后全部进入面试,极有可能是报名人数不足职位开考人数。参加笔试人数少于开考人数,理当减少招聘职位数。当选举都逐步实现差额,竞争选拔性考试竟然“反差额”,这是匪夷所思的。正是这一环节失当,引发了后面程序的一系列问题。

二是用再次笔试代替面试。披露材料中是说面试酷似“笔试”,其实,从形式和内容看,这就是第二次笔试。“考其不备”也就罢了,但组织方是在某种无奈之下,简单对复杂,完全改变面试方式,导致面试有多个满分。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创新”了面试。医护人员不检验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违背了面试的宗旨。

三是声称恪守“客观标准”。组织方说因为面试人数多,不能用一个考官组一次面试完毕,选择以短时间内得出结果的笔试方式,是一种“不作为”的懒政方式。即使是酷似笔试的面试题,也是选择宜于判断的客观题,这是一种没有担当的做法。遇事“推客观”,与其说是一种不自信,不如说是作为人才选拔主体最大的主观错误。

四是面试答案和分数“朝令夕改”。8道客观题,一开始公布的参考答案,就有两道题被纠了错。即使是命题机构的工作质量问题,组织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说,没有组织方对面试的改弦更张,就不会有命题机构的失误发生。何况,被“纠错”的答案,至今仍存争议。试题不严谨,改分太随意,让锦标性考试的严肃性丧失殆尽。

还是有些考生很有应试素养,他们按职业和岗位特点备考,却碰上了“离谱”的面试。让人想起一句话:“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律。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政治。”

不合格的面试怎么会产生合格的考生?”这可能会误伤有些考生,但这样的面试,会让有些上榜者汗颜,落榜者更是不服气。考试及面试对应试者和社会是一种风向标,但操作随意、错误迭出,会给今后掌握病人生杀大权的医护人员什么样的导向?谁能保证他们不在这样的面试中悄悄沦丧职业道德,然后成为“互害”的一个环节呢?

 

新闻材料:http://zqb.cyol.com/html/2012-11/28/nw.D110000zgqnb_20121128_1-0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