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不只是“孝道明星”
(2012-11-07 19:53: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最近,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程威背母上学、打工救母和休学侍母,最后为母亲送终的事迹热传媒体与社会。大家把他当作当下弘扬孝道文化的典型,这无疑是对的,但还不够。这孩子不只是一个“孝道明星”,他身上有许多钻石一般的现代公民素养在熠熠生辉。
比如,程威上大学后,经常在学生宿寻找做兼职的机会。程威的老师和同学们说,开学一年多,无人觉察到他肩上的重担和家庭困难。这样的细节表现,虽然由他孝行品质主导,但他作为一名学生,不轻易给人添麻烦,不因个人困难而给集体增加负担,折射出一种隐忍、自立、自强的独立品格。他孝敬病母,并不靠唱“苦情戏”,博得社会同情与帮助,而是靠自己,靠劳动,宁可休学打工。
“功课以后可以补,但报恩却不能补,毕竟妈妈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样的理念在程威的父辈一代看来,是不大能接受的,而程威把妈妈的生命看得很重,有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自觉。随后我看到类似报道,说“小学生回老家看望年迈的外婆比期中考试更重要”。尽管这样的选择值得商榷,但对于以往淡漠亲情的“学习至上”和“工作至上”,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程威的公民素质在他与母亲永别之际体现得更为充分。“妈,你不必为我操心,你放心,对我有恩的人,我都会记着……”母亲去世后,程威立即中止接受社会各方面的捐助。办完丧事后,程威说,他会回学校继续学习,以后还要争取读研究生。他表示,自己会努力打工,把好心人捐给妈妈治病的钱一笔笔还给人家,有朝一日也要挣钱捐献给爱心基金。
长江日报昨日刊文说,培养公民意识比国学教育更重要。同样的道理,传播宝贵的孝道固然重要,但要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我们同时需要像程威这样,珍惜社会友爱、知恩图报、有责任和担当、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精神。更可贵的是,一个困境中的学子,不仅坚强生活,而且立志回报社会,孕育心间的来日奉献社会的情怀,是现代公民精神的最本质体现,是程威未来人生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程威在苦难中的成长,有母亲的教育和坚强的影响,更与他家乡政府、医院,他所在学校和师长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有关。是温暖的社会滋养了他的公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