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让孩子们记住一个“荒唐的童话”

(2012-10-28 20:45:3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系列

近日,温州市一实验小学被曝出天价班会费,开学仅一个月,一年级某班的班会费开销竟高达万余元。校方表示,根据初步调查,是一年级<4>班的家长委员会私自向40位家长收取班费来购买相关物品,学校并没有操纵以及参与此事。家长代表们多次强调此事与校方无关,完全是个人所为。( 1025凤凰网)

很多负面事件,最后都由“临时工”顶包。当问责“天价班会费”时,家长重演了这样的角色。不同的是,家长们相当主动,主动得有些“失重”和“失真”。

这样温情的错事,一年级学生也许相信,这不过是爸妈的爱,如此而已,但凡现代社会养过儿女或者带过孙辈的人,哪个会轻信这样的“童话”呢。“双簧故事”不只温州有,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主演过、客串过。校方撇清干系的应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牛的是温州的家长们,他们有实力,一个班整整齐齐各捐500元,估计没多大阻力;他们有影响力,自己的行为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规则,让其它班的“范式”如出一辙;更可贵的是他们有担当,在事情暴光后,多次强调此事与校方无关。

只是不明白,这一代温州家长,本该是走在改革前头,有着创富经历,号称观念前卫,他们的育儿理念怎么会如此落伍。集资班费为了让孩子能享受到优越的教学条件。孩子们很多事情处理不来,竞争太激烈,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教室里比较脏,为了避免让孩子们亲自打扫,于是就请了钟点工。购置橱窗、柜子是为了让孩子能储存物品,防止东西丢失,不用每天背沉甸甸的东西回家。

教育“虐童”正广受诟病,但教育“宠童”也不能置若罔闻。传说普遍重视教育的温州家长,难道真的不懂,温室育苗才会输在起跑线上。收班费也许没有签字画押的协议,但谁能否认,家长护犊的温情不被校方的利益考量而摇控驾驭呢?这样的事往往只需意会,不需言传。

天真的孩子最具可塑性。面纱会遮住孩子们的双眼,谎话就亵渎孩子们的童真。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正常记忆与初步判断力,如果让他们记住这样的“童话”,是社会的失职,也是教育的悲哀。他们长大后会笑话我们。不如查清和公开“天价班会费”真相,还孩子们脑海里一片明净的天空。

新闻材料: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10/24/18535532_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