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武大“赏樱”对日本有何不敬?

(2011-03-21 06:21:09)
标签:

娱乐

分类: 时评系列

去年武汉赏樱游的火爆,被业内人士归结为“高铁尝鲜”。当高铁的新鲜劲褪去,今年的武汉赏樱游(包括东湖磨山樱园和武大樱花大道)热度不减,足以证明:樱花,已然成为武汉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楚天都市报》 3月20日报道)

据回忆,武大樱花近几年每年都有吸引媒体的话题,笔者去年曾写过《武大“樱花三弄”为何不优雅》。昨日,从武汉大学一新闻系学生的博客中得知(见新浪博首),在赏樱高潮到来之际,该校一主要媒体又传来赏樱是“对日本大灾死者不敬”,并引发激辩。我以为,这也是一个不靠谱的话题。

当我们赞叹日本人在大灾面前如何淡定坚韧,社会如何有秩序时,是不是我们反而要停止正常工作和生活,才算感同身受呢?当然不是。不要说经常有磕碰的隔壁左右不是,就是人家的亲兄弟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该访问还访问,该打利比亚还打利比亚。当然,大灾发生不久,当我们直面樱花时,正常的人肯定多了一份往年没有的感怀,那就是为其母国的死者哀悼,给其生者祈福,对大和民族在灾难中出色表现的思索。这是胜过对樱花本身喜爱的对日本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份尊敬。即使把日本地震危机当作武汉营销“赏樱”这张名片的商机,在不损害日本国民利益和感情的前提下,也没有什么不妥。

相信是一种机缘巧合,在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后,武大樱花仅开两成,首趟高铁赏樱专列昨已抵达武汉。中国人民对遭灾的东邻大爱无疆,情感的关注和人员物质的驰援,包括政府的慰问与领导人的悼念,表达了中国人民超越仇恨,放下了历史的纠结。作为武汉人,对近年来关于武大樱花“是花还是耻”,对“母女和服照”是驱赶还是宽容,对交通拥堵和校园管理该不该迁怒于樱花,都应借此来一次理性的反省。

如果说平平淡淡时,我们对一些问题难得厘清。往往在一场大灾面前,我们的直觉和本能反应,也许更明确地表达了人类的良知和人性。历史不能忘记,但不该拖住前行的脚步。文化符号既可以成罪证,也可以作信物。美丽的樱花是全人类的财富,草木是无辜的。把校园管理混乱和交通拥堵归罪于樱花,不是正确归因而是弱智。

一所著名的文科大学本来应该在“赏樱”这个载体上赋予有价值的人文色彩,从而提高武汉的美誉度,可惜武大及武汉因樱花屡有失分。每年一度的赏樱,何时像年年相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样,只有美好期待,没有烦恼重来?这,是我近年来在樱花树下萦绕脑际的纠结,今年更甚。

 

10660133最新短信《到了——才知道》

 

到了日本才知道死不认帐还会很有礼貌;

到了泰国才知道见了美女先别忙拥抱;

到了印度才知道人不得不给牛让道;

到了巴西才知道衣服穿得很少也不会害臊;

到了法国才知道“性骚扰”也会很有情调;

到了荷兰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当街拥吻也那么火爆;

到了瑞士才知道开银行帐户没10万美元被人嘲笑;

到了希腊才知道迷人的地方其实都是破庙;

到了巴拿马才知道一条运河也能代表主权的重要;

到了阿根廷才知道不懂足球会让人上吊;

到了撒哈拉才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

走过岁月,才知道朋友原来是很难忘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