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越仇恨是理性,走出崇拜是希望

(2011-03-19 17:52: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日本大地震以来,中国媒体密切关注灾情和灾民,注重向国人展示日本人民在大灾面前的许多优良素养,比如临危镇定自律、灾后秩序井然、媒体客观理性,政府有公信力。特别是日本人佐藤充舍身拯救20名中国研修生,“50名死士”坚守福岛,枝野长官的“睡觉萌图”等,更让感同身受的我们心中涌起一阵阵暖流。

同时,笔者用另一只眼看到灾难中的日本国民也有不足。比如日本人自救意识很强,但街房邻里很少有人互救。以至于地震发生两天后,一名废墟中的妇女还是被来自中国的陈光标赶到时所救。在岩手和宫城的自卫队员救援行动不紧不慢,四平八稳。在大地震当夜的东京某地铁站也发生了不顾妇女老人的拥挤。在核阴影笼罩下,也有居民抢购食品和逃离东京,县市官员和民众开始抱怨中央政府信息不准,应对不力。

应该说,日本眼下承受着当代人类很少承受的大灾叠加的重压。一个人的生命坚持有极限,一个人的精神持久也有极限。设身处地想,有的国家和民族假如面对这样的压力,也许情况会更糟糕。认可日本人的国民素养,是以我们的不足作为镜子。在看他们的不足时,可能是以我们的文化坐标为尺子。比如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日本,他们显然互助不够。人总是形形色色,偷生之欲,慌乱之错,无助之举,绝望之怨,不足为奇。有位在凤凰台参加节目的日本人说,其实日本人良好的素养后面有着非常大的思想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一旦冲破底线,后果是挺严重的。

我不是为苦难的日本灾民露出疲态开脱,是鉴于有国人在世人高度评价的日本民族面前悄然蒙生了一种扭曲的崇拜心理,似乎日本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好的。崇拜后面,如果发现瑕疵,有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去揭这个民族的历史伤疤,或者以别人的不足聊以自慰。

灾难时刻会展示一个民族最真实的面貌,也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最真实面貌的最佳时机。国人往往忽视一个常识,但凡真实,除了优点,必有不足。即使被世界称为优秀的大和民族也一样。

林肯说:一个民族如果对另一个民族长期怀着仇恨或崇拜的心理,这就是一种弱国心态。我们放下心结,大爱无疆,驰援日本,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已经超越了仇恨。相对逊色的国人在总体表现优良的日本面前,心情也许仍然复杂,其中不乏自卑和崇拜,这是中国成长为大国必须要穿越的迷障。另外,日本人的不足是不是引发几分隐秘的快感,这也是对我们国民素养的深度检验。

一个理性成熟的民族会把别人的悲伤当作自己的悲伤,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也会把别人的不足当作自己的不足。东京电力公司成众矢之的,难道不能引起我国屡遭诟病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的深刻自省?日本应对重大灾难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上日本化危为机恢复重建的能量必将再次爆发。在期待友邦灾后的美好前景时,我们自己也必须走出盲目崇拜或“不过如此”心理,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加民族自信。一味的自怨自艾,自叹不如,肯定无望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