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江短笛
长江短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932
  • 关注人气:33,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商”是做出来的,不是叫出来的

(2010-12-07 16:24: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fxpl/2010-12-08/content_1353357.html(<长江日报>载文网址)

湖北企业家近日通过论坛形式为自己注册了一个统一的“商标”——楚商。从酝酿到正式推出,省内企业家、文化学者和行政领导,都对这一称谓高度认同,大家都以在血液中融化着荆楚文化的因子而增加一种自信和底气。这次论坛的承办者之一,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严介和,似乎为湖北商帮起名量身定做一般。他虽然在商界因“第一狂人”而颇受争议,但他的人生事业附有含量极高的中华历史文化价值却是业界内外公认。今天,作为“华佗论箭”首席专家的严介和与湖北工商界人士的交流与互动,让我们对叫响“楚商”更加充满期待。

然而,在叫响“楚商”的这次特别活动中,湖北企业家似乎并没有准备好出镜的功夫。论坛安排严介和与挑选的6名湖北企业家互动论辩,严介和满腹经纶、字字珠矶、纵横捭阖,不论你打出的是糖衣炮弹还是单刀裸弹,他都富有激情,而又理性应对,侃侃而谈。反观6名“楚商”,其举止表现与观点表达只能说差强人意,泛善可陈。我们不该在经营智慧和精神境界上要求他们与严介和般配,但有几个细节很自然小中见大,无法掩饰我们没有做好绿叶的尴尬。

活动开始,6个湖北企业家悉数登场。有一位老总可能缺乏临场经验,他没有按照会议事先摆好的座次落座,一屁股坐到了本该由严介和坐的正中间。主持人为了弥补这个纰漏,当即把严介和让到中间,但这个努力却遇到严介和礼貌的谦让。另有一位老总,上台没有三分钟,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坐姿。他除了发言,其余时间几乎就是斜躺在椅子上,面对着礼堂的千余人,他竟然没有感到有何不妥,而坐在下面的我替湖北人害臊得不敢正视。正是这个老总,向严介和提问虽然积极主动,可惜他词语哆嗦,浪费了不少时间。更令人着急的是他一人先后问了两个冗长的问题,还不准备把话筒交下去。如果不是严介和提醒他该要把话筒交给下一位,不知他何时才能明白过来。

台上的戏本来有欠流畅,不够精彩,台下竟还有人添乱。一位自称与严介和交过手的湖北企业界人士没经过主持人安排,径直跑到前排要求与严介和对话,他用一口湖北话与严介和称兄道弟,没有得到响应。他直言台上6个同行提的问题不够水平,称自己中午喝了酒,有胆量提比别人高端的问题。这一意外插播当即受到主持人的委婉叫停。

从称谓来讲,“楚商”就是儒商的湖北版,它比晋商、微商和浙商有更加鲜明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笔者相信,湖北商帮一定会在企业发展与创新中传承荆楚文化,改变湖北企业家“富而不贵”的现状,用自己的实践和业绩为“楚商”增辉,从其它商帮或者眼前的严介和身上汲取做事与做人的精髓,提升学养与素质,修炼言行举止,积跬步行千里,汇溪流成大河。今天台上台下的不足,应该不是湖北工商界人士的主流,对于当事人来说也许瑕不掩瑜。笔者多么希望它只是湖北商帮初创“楚商”品牌的一个短暂的插曲,但愿插曲过后是楚辞的激情和编钟的乐章。

活动后半时,严介和继续应对各方提问并从容作答。期间,他走到摆放姓名牌的矮台前,把因个别嘉宾坐错位置而没有对上号的标牌一一调整到位。台下千百名观众,特别是台上6位“楚商”,当看到这一貌似不经意的细节时,不知作何感想。而我想到很多,只说一点,严介和举手之劳仿佛告诉大家:“楚商”是要动手做出来的,不是坐在这儿叫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