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小三”抒情就是对“正室”绝情

(2010-05-11 08:11: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据《长江商报》报道  一个专门讨论“小三”话题的论坛网站近日在网上迅速蹿红,不少已婚人士都采用“化名”登录的方式相互讨论婚姻、出轨等敏感话题,更有不少“小三”注册登录讲述情感纠葛。论坛分为“综合讨论区”、“PK小三”、“小三有话说”、“感情故事”和“法律咨询”五个版块。其中,“小三有话说”版块的发帖量最大,帖子引发的网友反应也最强烈。

由“小三有话说”,联想到不久前某论坛刊登一篇某小三发给情人的公开信,立刻受到各方热捧。网称是一颗温柔的糖衣炮弹。信的内容是为了准确定位和持久维持小三自己与情人(有妇之夫)的战略关系,摊牌了与自己男人的若干具体协议条款。

何谓小三?没名没份的插入别人婚姻关系中的无名者。包括女小三,也包括男小三。依我愚见,小三是以解体别人婚姻而获得自己婚姻的一种感情投机行为,本质是一种利益窃取行为。当然,其中不排除“被小三”群体(“被小三”有话要说我们尚能理解)。不管是“让小三”还是“被小三”,都是一种违背当下道德伦常的社会现象。这与职业妓女不同,与周国平所说的双方允许对等存在婚外情的婚姻还不是一个档次,那不是以破坏别人婚姻为目的,尽管也为正统和道德所不容,尽管其结果很难说。而“小三”似乎是公开要求“转正”的群体,而以人性使然为借口,并习惯说与道德无关。

    我们的社会本该需要有一种规矩规范一下不道德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提高传统家庭内在的质量,让它真正成为符合人性的一种关系,促进家庭稳固、和谐。一个社会除了需要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还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让反伦理反道德的社会现象占领阵地,这无疑引狼入室,祛正扶邪。

    如果说上次发表小三的“感情规划书”,是媒体网络的一次投石问路,这次专门开论坛讨论小三,并开有“小三有话说”和“情感故事”,则是将“小三”问题提到了企图让公众认可的层面。有关法律部门接受采访,却以这并不违法为托词,称无取缔之依据,无鞭挞之意。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令道德痛而缺德快,让原配哭而小三笑。而论坛里开设的“法律咨询”、“PK小三”只是遮羞布,是与虎谋皮。

如果说“感情规划书”是让小三制度化,那么,“小三有话说”则是媒体向小三展示的一种人性化。过去有句话,叫做“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虽然“小三”与“原配”的关系性质怎么也上升不到敌我的高度,但道理是一样的。可以预想,这个论坛的火爆,会不会引发“小三”群体对社会不公的发泄,来一场控诉,来一次“转正”请愿,会不会说因为我们生活无着,我们饥寒交迫,我们才做小三。会不会说我们做小三,我们没有享受与正室平等的权益,我们也有生存的权利,我们也是人,会不会因此发出修改现行《婚姻法》,实行一夫多妻制,或者多夫多妻制的呼吁。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也许就是明天或者后天的新闻。

 

PK文章:查俊:“小三”论坛不是洪水猛兽
    一个专门讨论“小三”话题的论坛网站近日在网上迅速蹿红,不少已婚人士都采用“化名”登录的方式相互讨论婚姻、出轨等敏感话题,更有不少“小三”注册登录讲述情感纠葛。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个网络论坛已吸引了3000余会员,并在各种群或大型网站的讨论区得到热议。(5月10日《长江商报》)
  网络设置专门论坛,让“小三”们发声,天踏不下来!
  舆论对“小三”的看法,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描述做“小三”的卑鄙,习惯于把做“小三”的人钉在“耻辱柱”上;二是美化“小三”,并以“大婆”的粗陋相衬托,极力刻画“小三”的善解人意,这尤其以城市题材的电视剧为甚。我以为生活中潜伏的各类“小三”,肯定不是“非此即彼”,譬如迫于某种权力,“被小三”的就是一种。让“小三”们有个说话的平台,释放自己的无奈,何尝不是对人家的理解,“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最起码给“小三”们倾诉的自由,让大众看到“小三”的另一面,这有什么不好呢?而“小三”网络论坛的“开业”正逢其时,从短短时间“吸引3000余会员,并在各种群或大型网站的讨论区得到热议”就能看出,“小三”们同样需要心灵的抚慰。如果某类人一有问题就挥舞道德大棒,给其贴上“羞辱”的标签,让人家“闭嘴”,甚至妖魔化人家确实有些要不得。
  做第三者虽然不光彩,但还是属于道德观问题,希望“小三论坛”带给我们不仅仅是好奇,而是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情感补丁”,弥补我们的某种疏漏。此外,网监部门没有视“小三”论坛为洪水猛兽,一举封杀,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