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车软件应该立即叫停

(2014-01-25 22:15:13)
标签:

糖豆

阿里巴巴

易打到

奥秘

记者体验

分类: 俺89不离10推断

打车软件应该立即叫停

                          文/马跃成

打车软件应该立即叫停

    最近,多家打车软件公司在北京上演争夺战。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开展的“红包返现”活动就规定,通过打车软件及各自所关联的支付手段,在每一单,乘客、司机师傅均可获得相应数额的返现、红包。有这么一个段子,实际打车费为25元,司机要求用微信和支付宝分别付款一次,这样司机可多赚20元,乘客少支出20元。支付宝是快的打车的盟军,二者背靠同一巨头阿里巴巴;微信则是嘀嘀打车的盟军,二者背靠另一巨头腾讯。打车软件圈地的背后,原来是两家IT巨头的“烧钱”大战。

方向盘两旁支着两部大屏手机,一部开着“快的打车”,一部开着“嘀嘀打车”,这已成为北京大部分出租车的“标配”,哪边合适就抢哪边单。司机王师傅表示,小软件背后有大公司愿意出钱补贴,实惠还是该上就上。他有三台手机,一台抢嘀嘀的单,一台抢快的的单,剩下一台真的用来打电话。我们知道,开车打电话算是严重违章,这样三台手机抢着玩,乘客的安全、路上的安全谁负责任?出租车俨然就成了马路杀手!一位乘客也表示,“司机师傅前头三台终端呼呼乱响,他人还时不时回头催促我给好评,根本不关注路况啊,坐在后面太没有安全感,吓死人了。”还有一位乘客表示,“今天我坐车,司机师傅光注意有没有能抢的单子了,差点追尾!”

其实,打车软件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在去年初的时候,北京、上海就会有司机使用这个东西,当时软件叫车还要多加钱呢。当时还有的打车软件采用乘客竞价模式,给正常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上海和北京使用没有多久就被叫停了。天下本来真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下馅饼,打车软件目前仅仅是因为处于“烧钱”阶段,以补贴司机和乘客等方式来培育市场。都想以烧钱的方式,逼退对手,垄断市场,到那个时候,是不是要提高收费,还很难说。

最近,人们普遍反映,马路上挂着“暂停牌”的空出租车越来越多,或是奔赴“抢单”后约定的接客地点,或是停在路边等着“抢单”,对于身边的招手拦车则是熟视无睹。北京一位乘客反映,“昨天下班我好不容易打到车,司机师傅却要求加价10元才肯走。上车一看,司机师傅一边刷着‘快的’,一边刷着‘嘀嘀’。因为司机抢单能有现金奖励,所以他们宁可找地方停下来抢路程远、金额高的单子,也不愿在路上接人。”还有乘客就反映打车的遭遇,“一连七八辆空车开过去,看见招手,刹车都不踩一下。”

现在出租车“空车不停”的现象随处可见,“打车越来越难了!”即便在非高峰时间,站路边扬招,运气不好,半小时都未必能打到车。据了解,只有司机主动停下来询问目的地后却拒绝载客的,才属于拒载。“空车不停”,无法界定为拒载,这并不是出租车服务质量的问题。因此,管理部门无法对“空车不停”采取任何措施。打车软件本来是提高乘坐率的,但是现在,却成了打车难的根源。一些乘客认为,司机对拉客产生偏好性后,加剧了普通乘客的“打车难”,尤其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

一位记者体验打车软件时,发现路上行驶着多辆空车,但招手不停,而打车软件显示附近有多辆出租车,呼叫两次后,一位司机抢单打来电话说,他大概需要十五分钟才能过来,让记者等等。在听到记者觉得时间太长后,司机说:“那这样,你点已上车,我就不过去接你了。”而其中的奥秘,只要点“已上车”,司机照样可以从打车软件公司获取补贴。所以,很多司机都只抢单不拉活儿,这样一个月可以获得几千元的补贴,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专门研究打车软件的阿里、腾讯大老板被出租车司机给耍了。解决打车难的问题,根本的办法还是增加车辆,打通道路,本来车辆就少,现在有搞这么个东西,让司机不出车也挣钱,岂不是让打车难更难了!

有句俗话说,不是你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不可能,免费午餐不稀奇,天上掉馅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最近这些天在城市街头就碰到这么一个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都高兴的事情,一边是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暴增一大块,而乘车人的车费却是不增反减少不少。也就是说,你要开出租,就有人给你发奖金。你要坐出租,就有人替你交车费。碰到好人了?还是碰到傻子了?都不是,是碰到土豪了,并且土豪要跑马圈地,圈到你这块地了,给你个糖豆吃,再他个糖豆吃,仅此而已。

 

上海早晚高峰禁用

http://www.techweb.com.cn/ 2014.02.27 18:32 参考消息网 0 条评论 )

 

核心提示: 乘客称打车软件推广后,打车越来越难。

 

2月26日,上海,一辆待运的出租车(右)从马路扬招的人群旁经过,并没有停车载客。近来“嘀嘀”“快的”两大打车软件为争夺用户投入巨资补贴乘客和司机,规模已超过20亿元。新华社记者裴鑫 摄

参考消息网2月27日报道 港媒称,打车软件出现后对传统打车市场造成冲击,在路边打车的难度加大,引发社会热议。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7日报道,针对打车软件引发的出租车市场乱象,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26日晚发布消息,对打车软件进入出租车行业,将进一步依法合规管理,禁止出租车在早晚高峰时段使用打车软件。

由于对司机和乘客采用双向补贴,以及提高了乘客叫车的便捷性,打车软件近期风靡于中国各大城市。

有媒体称,打车软件改变了传统的出租汽车预约调度模式,提高了出租汽车运营效率,但其市场营销手段、价外加价功能,以及对司机注册登记把关不严等问题,已不同程度影响了出租汽车行业公平、公正的运营市场秩序。

根据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发布的信息,从3月1日开始,在高峰时段新增运力配置方案出台前,暂行实施每天7点30分到9点30分,下午4点30分到6点30分的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提供约车服务措施,以缓解高峰时段打车难。

对租赁车辆安装使用打车软件,此次则被直接叫停,严禁安装使用,以维护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秩序。

报道称,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也表态,将进一步纳管打车软件,继2月11日正式约谈“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第三方手机打车软件运营商负责人后,2月27日将再度约谈,重申必须在2月底前明确态度,将打车软件与出租汽车公司电调平台开展合作,将打车软件约车业务纳入电调业务统计范围,承接打车软件约车业务车辆顶灯显示“电调”,并确保行车安全,对已载客运营车辆,屏蔽发送业务信息。

发布的信息称,如叫车软件置社会责任于不顾,对不愿意纳管的软件企业,交通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暂停打车软件应用。

据上海媒体报道,打车软件的加价竞争已愈演愈烈,有乘客无奈坦言,随着打车软件的推广,在上海打车反而越来越难,“不仅仅是路上显示绿色顶灯的空车扬招不停,就连拿打车软件打车也很难,必须要加价才有车。”

不少出租司机也直言不讳,打车软件的推广,确实让行业内产生了“按路程挑客”、“空车不做扬招”等不规范现象。

另据报道,打车软件风行背后存隐患,为黑车提供生存土壤。

多位业内人士反映称,软件在支付安全、交通安全、黑车拉客等方面尚存一定隐患。

“这违背了市场原则,肯定不能长久。”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高荣堂说,“不过,还是要承认打车软件有它的优势。我们欢迎各种市场化软件的开发。”

报道称,打车软件目前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资深电商专家鲁振旺说,打车软件目前存在价值主要是看中了打车这样一种高频次、高质量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但暂时不可能得到多少回报。

他认为,中国的出租车公司全是国营的,都是受国家调控,未来是不是可以更加的市场化,要看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市场到时候的竞争情况。

上海市交港局:不接受“纳管”将暂停打车软件应用

2014年02月27日 15:1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0

  今天上午,市交港局再度约谈“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第三方手机打车软件上海地区运营商负责人,再次重申必须在本月底前明确态度,促使第三方打车软件与出租汽车公司电调平台合作,一是把第三方打车软件约车业务纳入电调业务统计范围,承接打车软件约车业务车辆顶灯显示“电调”;二是为确保行车安全,对已载客运营的车辆,屏蔽发送业务信息。市交港局重申,如不愿意接受“纳管”,交通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暂停第三方打车软件应用。两家第三方手机打车软件运营商负责人表示,尊重和理解政府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并将及时向其总部汇报,积极配合管理部门规范市场秩序。本报也将继续关注相关进展情况。(记者张欣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