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同居刺激住房需求的理由不成立
马跃成
去年有个开发商打出一幅楼盘广告,这个广告的画面是一个着红色抹胸衣的半裸女人,意思是房价就像这幅女人的胸衣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与此类似,上周金泰置地公司也以招聘售楼员的名义,在北京广罗模特美女现场作秀,有人就质疑这是让美女们卖楼,还是卖相?
记得去年号称地产界思想家的冯仑提出过一个观点,大龄女青年是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他说一般一个家庭买一套房,现在很多大龄女青年不结婚,却自己买房住,极大的增加了市场需求,造成房价上涨。
冯仑的话有道理吗?把房价上涨的原因归罪于大龄未婚女青年,是一点道理也讲不通了。大龄女青年的购房数量占到楼房交易量相对比例绝对是微乎其微,话又说回来,有些大龄女青年在结婚前购房了,那么人家结婚后不就不用买房了吗?为什么大龄男青年购房就不是个问题了呢?允许男青年买房,不让女青年买房,这不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吗?
男青年买房光荣,女青年买房就有罪?真是岂有此理?今天把这个问题再提出来,不是因为要和冯仑纠缠个没完,而是因为在3月26日的一个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又有一些专家发表了类似的着实雷人的观点。有学者称中国未婚同居者增加刺激购房需求,这个观点可以看成是对冯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这个论坛上,著名地产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开场便语出惊人地说,“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没有!”他认为,对房地产泡沫的认识错误是因为大家概念错误。他还说,“现在离婚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理论上离婚就需要两套房子住人。我们还发现同居的人现在大量增加,同居也是需要房子的。过去很多大龄青年和父母住在一起,现在大龄青年都搬在外面住了,也是需要房子。我们还发现有的人有两个三个家庭,也都需要房子!”
同居造成房屋的刚性需求,造成房价的刚性上涨,这真是一个新奇的论点。表面上看,这个观点还真是梳理的够清晰的,确实一个大家庭由于青年未婚同居,也要分家,自然是需要房子的。但是仔细想想,难道同居要房与结婚要房有多大区别吗?
离婚是需要房子,不能离婚了还住在一起,就像电视剧“半路夫妻”那样,搞得矛盾重重。但是事实上,虽然现在的离婚率在上升,但是在离婚率上升的同时,复婚率、再婚率也在大幅度的上升。现在蓬勃兴起的交友网站,为人们寻找意中人提供了很多机会,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一些老年人也正在冲破封建思想,追求再婚的幸福,就像杨少华相声里讲的,“我要幸福,我要开花。”
所以说,未婚同居和离婚率上涨都不是主导房地产市场走向的根本原因,甚至根本不可能影响房地产发展的方向。
过去,冯仑提出大龄未婚女青年导致房价上涨的观点,其实是在为支撑高房价寻找替罪羊,根本目的是要想为高房价捞到一根救命稻草,但是这跟稻草最终没有挽救高房价一路下跌的命运。
今天,董藩再次提出未婚同居或者离婚造成房市需求增加,其实就是为房价上涨寻找借口和托词。回避投机和投资需求才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确实,未婚同居、离婚以及大龄女青年都存在一定的购房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愿望有刚性,但是购买有弹性,房价上涨实际购买就减少,房价下降购买量再会上升。所以也可以说,这种需求是房价下降的推动力。
而真正导致房价上涨的动力是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特点是房价上涨愈烈,投资需求愈旺盛。
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更多的人家庭破裂,未婚同居这个问题着实挑战传统观念,但是都与楼市的兴衰变化没有多大关系,把楼市的跌宕起伏归罪于这些社会现象更是没有道理。
相关博文:
2009.3.26 茅厕问题反映出保障房矛盾的焦点
2009.3.26
着急70年后土地续期是杞人忧天
2009.3.23
美女加高佣金能一招制胜吗?
2009.3.25 美女救楼市究竟是开什么玩笑?
2009.3.20 北京房地产不是廊坊出路
2009.3.13 廊坊市长让开发商包赚不赔的真相
2009.3.13 政府不再瞎折腾房价下滑无悬念
2009.3.12上涨房价是开发商自掘坟墓
2009.3.12 房价见底要到2011年之后
2009.3.10
单位集资建房从清华大学破冰
2009.3.7 北京已经没有新政策出台
2009.3.6 一个总理报告两种不同解读
2009.3.6 误读总理二套房政策是别有用心
2009.3.5
政府工作报告:房地产政策由保障带发展
2009.2.28
温总理给楼市定调:保障房是根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