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是“住有所居”的拦路虎
十七大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标,这让望房心切的人们可以大大地松口气了,具体该怎样实现人人有房住?相信中央已经胸有成竹。因为在这几年中住房问题成为了社会焦点,关于怎样调控?为什么调空?该如何贯彻中央政策?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新一届的领导大都在地方亲自操刀参加解决住房问题,每一个高官必定也对此问题相当熟悉和了解,因此可以认为党代会上提出“住有所居”的目标也算是对几年来房市问题的一个了断。
最近几年房价一直在不断的调控中不断地一路高涨,涨的幅度让所有的人都胆战心惊,银行系统多次发出了预警报告,为了遏制吵房行为在一年内调息5次,并且在一年的时间里还8次调高了银行准备金的比例,现在已经达到了13%的历史最高点,同时最近又提出了提高首付比例和取消优惠利率的办法。
除了老百姓的怨声载道,开发商方面也有一些人认为房市已经进入了危险的轨道。房价高到让卖房人都感到害怕的程度,地价高到比房子价格还要高的程度,房市也算是走到了尽头。一个南城的标志性楼盘今年4月开盘时的询问价格是5400元/平米,真正上市的价格达到5700元/平米,6月份朋友定了一套价格是6600元/平米,8月份又有人定了一套价格涨到了7200元/平米,国庆节后到售楼处了解的价格是8800元/平米,最近媒体上又在叫着地铁线开工的消息,估计均价窜升到万元以上也是指日可待。
不到一年的时间,房价就涨了一倍,这样的项目可能不多,但是这种现象也不是特殊到绝无仅有,引领房地产策划最新潮流的星河弯项目的开盘价在当时就比当地房价高出一倍,而今年下半年开盘的三期房价也从当初的万余元窜升到了3万多元/平米,这个过程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除了南城的个别项目外,在五环以内大概很难再找到万元以下的房子了,而大约三年前南三环附近的房子也只卖到3000多元/平米。三年时间房价翻了将近两番的样子,这实在是出乎人们的预料,但这是实际情况,现实中这种真实的感觉比统计数据更让人担心,长期以来统计数据毕竟提供的同比房价增长数据只有10%多一点。
但是在房价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并没有相应地大幅度地提高,去年全国的平均年收入水平只有2万多元,而北京的职工年收入平均也只有3.6万元。国际上通行的收入房价比是1:3—1:6之间,而拿北京的情况来看,家庭年收入与普通住房的价格之比大约在1:20左右,有些地方还要高。这样的经济状况人们怎么买的起房呀?这里是人均收入和房屋均价的比较,是一个普遍的情况。
实现人人有房住当然是人人有套合适的具备一定条件的住房,这里的住房一般是有套自住的产权房或者是廉租房。不能理解为社会上总套数和总户数的适应关系,如果大量的房屋被少数人掌握,而大量的人口在买不起商品房,弄不到廉租房的情况下,只能从社会上租房,这样的解决思路肯定不是“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有套稳定的住房是“住有所居”的基本标准,而社会上的房屋租赁行为只能是短期的临时行为,因为存在价格不确定、租期不确定、租赁关系不稳定的现实。
有人主张不能人人都有产权房,那么没有产权房也要有一套具备使用权的、或者部分产权的房屋,才能算是有了个安身之处。有人主张大力发展房屋租赁业,让一人多房繁荣房地产二级市场,从而达到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这样的思路在导致房屋市场畸形发展的同时,只会让更多的人住不上房。因为一人多房让房价更高,房价更高是更多的人买不起房,而买不起房导致更多的人进入租赁市场,这样的结果是租赁价格的提高和市场的混乱。
没有人认为在北京租上了一套房子就算是在北京安下家来了,只有买上了一套房子才能算是有了个立足之地。有些人以美国的私有产权房比例说事,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把租房当成家这不能怪人家观念落后,因为中国人的观念与美国人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社会保障还与人家有着天大的差距,同时咱们的流动性也与人家不可相提并论。
廉租房也好,经济适用房也好,得到社会保障的房屋数量上的差距,让大量的中低收入者望房兴叹,人们通常把这个阶层比做“夹心层”,所以这个“夹心层”的人们解决住房问题可能还有赖于商品房市场,而这个群体既是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人口比例最多的一部分。
应当认识到“住有所居”的目标也不是以牺牲人们的其他需求为代价的,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自然达到的目标。现在的买房人大概多数是房奴阶层,能够达到1:3到1:6的人群能有多少?甚至有些是几代人买一套房,更多的人是挤出其他正常的生活支出供房贷。为买房而牺牲人们的幸福感有违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当然还有不少的人是灰色收入、是黑色收入购房,这些房屋成为洗钱的工具应当被严查收缴才对。
房价和收入比达到一个合理的关系,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根本要求,这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增加人们财产性收入的建议,但是当前条件下能够具备从动产或不动产中得到一定收入的人必定不是大多数,虽然股市开户的众多甚至上亿,基金总量迅速达到数万亿。但是最广大的工农阶层还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幻想这从股市上弄到钱买房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连套自住房子都没有的人哪里有闲钱在股市冲浪,哪里经受得了过山车似的风险考验?
房屋价格的回落,甚至停止上涨都可以大大减低人们对房市未来的预期,从而让大量的在楼市赌涨的投机资金退出楼市,为自住为目的的购房人提供更多的房源,让房市回归理性,让房价走到正常的轨道,这是多年调控的目标,也是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的要求。
“本文参加新浪房产&堂堂网博文竞选活动”.
相关博文:
2007.10.23 该怎样抑制房价实现“住有所居”目标
2007.10.19 十七大终结房价飞涨成定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