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首付让交易量雪上加霜
北京的房市存在着诸多的怪象:房价猛涨,而交易量骤减;地块上市很多,而项目开发的很少;房子早就竣工了,而开发商却捂盘惜售;几乎所有的项目都销售火暴,而空置的面积却始终不见减少;人们越来越感到买房子太困难了,而房价的涨幅梯度却只增不减;老百姓不可能人人都握有百万财富,但是项目开盘时的场面就像庙会一样热闹;连棵野草都难得一见的鸽子笼式公寓,房价竟然比一些别墅卖的还要贵。
虽然很多人不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逆转的情况,但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给中国的房市敲响了警钟。最近英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道理上讲英国危机肯定是美国危机的延伸影响造成的,但有的英国分析家却把英国危机的脏水泼到了中国房市上,硬说中国房市的潜在危机是英国危机的主因。
真是有点乱了,中国房市内部已经够乱的了,本来与英国那边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房市还在上涨的过程中,英国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一般情况下怎么也和中国这边的动态扯不上干系呀?可人家就是说中国的危机比他们都大,这点虽然有点想不通,但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其实中央银行在去年底时已经发出过警告,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防范可能的房贷危机。但是,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形势与去年的调控目标渐行渐远,出呼了大家的意外,房价的意外增长和交易量的大幅降低更把房地产信贷推向危机的边缘。由于房地产的崩盘,最大的银行的房贷将统统变成呆帐、坏帐,作为受害者的银行自然不愿意看到房市的垮塌。
从今年3月18日起到9月14日的6个月时间内,央行已经5次提高了银行利率,间隔最短的一次利率调整只有25天时间,看来中央银行真的是心急如焚了。按照通常的道理,银行是不愿意看到房地产市场衰退的,因此打击房地产交易不是银行加息的目的,而要求把房价降下来,稳定房价、刺激交易量才是银行货币政策的目的,才能保证银行的利益。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是一般的情况,房价在猛涨,而交易量在今年以来却一直下滑,9月份的住宅期房成交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三成,这个奇怪的现象让人们认识到,房价的上涨,与需求没有关系。虽然有买房愿望的人很多,但人家的想法不会推动房价上涨。事情已经看的很清楚,房价的上涨是开发商垄断造成的,是垄断造成的卖方市场形成的结果。
银行方面的利益只能通过增加交易量才能有更大的获得,但是高房价与交易量是成反比的关系,所以银行的政策直接针对的应该是高房价,但是提高首付让购买成本提高,交易量将面临更加紧缩局面。这可能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交易量的减少只是收益的降低,而房价的上涨可能危机到银行的生存。肯定也是银行系统真的意识到了危机已经到了不能再坐视不管的程度了,这才下定了决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加息政策。
加息必定算是温和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息执行还有一个较长的滞后期,因此哪怕连续加息给人们留下的记忆,依然不如房价涨的那么让人刻骨铭心,这也是房价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于是提高房贷首付比例的呼声在几经周折后可能真的要开始实施了。有消息说,银监会正在抓紧制定房地产信贷管理的新政策以落实全国住房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稳定房价、平抑市场投机,防范房地产业信贷风险。相关政策措施已经征求了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部门的意见,即将在十一前后出台。
社会比较关心的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将调整至四成以上,而且对利率水平也规定了大幅上浮的区间,商业用房和商住两用房的首付比例也有可能上调。此外,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开发商囤积土地、囤积房源的投机行为,银监会也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从信贷角度加以打击规范。
几天前,建行广东、重庆等地分行已率先将第二套住房的按揭首付由以前的三成提高至四成。南京、北京、深圳的光大银行分部也陆续开始实施此项措施。其他一些银行虽然暂时没有大动作,但对贷款人的资格审查都严格起来了,往常那种动员贷款、拉人贷款的情景已经彻底消失了,看来严格管控措施、打击投机炒房行为的战斗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