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号文为调控解除了后顾之忧

(2007-08-30 12:26:52)
标签:

房产/置业

24号文件

低收入家庭

住房困难

保障房意见

分类: 地产风云
              24号文件为下一轮调控解除了后顾之忧
                    
      8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于这次会议人们期待已久,一般认为这次会议是国务院协调职能部门就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简称24号文件)的一次战略性部署,可以说从此正式宣布了中国房改路线图已经转向,十年来的房改政策纠偏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是从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开始的,到1990年代中期停止实物性分配住房才真正意义上开始向市场化转型。住宅商品化建设把住宅产业推向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搞房地产GDP的政绩观又助长了房价的不断上涨,住宅商品化的扩大化甚至把经济适用房也推向了商品化的路子。这样,在住宅标准不断升级、大大小小的楼盘遍地开花的大好形势下,由于房价的无节制上涨,大量的低收入家庭距离住房的梦想反而越来越远了。

      从05年开始国务院就开始通过“国八条”、“8.31大限”、“国六条”、“九部委15条意见”等多项调控措施来遏制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建设、银行、土地、税收等部门甚至纪检监察部门都参与到了房地产的调控之中,奇怪的是房地产的调控始终没有效果,房价的上涨刚性让众多的购房人只能望房兴叹。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房价的不断邪涨不仅推动了整个社会消费成本的提高,同时也在挟持整个经济体系走向危险的边缘。所以说,在24号文件落实之后,在基本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之后,房地产业的调控不会就此打住。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始终是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之一,实际上房改初期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目标本来是要实现住房保障功能的,但是后来由于宝马业主、200平米复式标准等乱象的出现,让经济适用房逐步淡出了保障房的框架,中国的保障房体系彻底解体。

      24号文件为广大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带来了福音,对广大的购房人来说也是个好消息。但是完全依靠政府的保障房来解决住房困难只能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福利,大多数人还是要依靠市场上的商品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来解决或改善住房需求。就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看,经济适用房也涨到了一般人无法承受的高度、房屋的售价已经达到与房屋的建造成本无关的程度,这样的市场可以说就是一个疯狂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就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下去,宏观经济要健康发展,调控就不可能停止。

      24号文件把解决低收入者保障房问题从商品房市场中分离出来,为下一轮调控房地产市场解除了后顾之忧。24号文件明确了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责任,把住房保障归入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并将逐步加大此类住房的供应,保障房的建造费用也确定了由各级政府分担投入并强化了管理措施。可以说24号文件的核心就是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可以肯定地说在妥善地理顺了保障房建设的条条块块之后,继续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打击房地产领域里的黑恶行为就会被再次提上日程,因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只有保障房的解决是不够的。目前虽然严厉措施调控已经搞了3年多的时间,但影响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个都没有完全解决。广大的中低收入者、中等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形成了社会上最主要的购房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也需要通过市场的商品化住宅来解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抢地、圈地、囤地又开始在全国蔓延开来,层处不断的“地王”必然导致地价的整体性走高,高高的地价成本如何消化?哄抬房价就成了开发商们谋取利益的必然手段。

      全国性的房价在连续17各月保持5—6%的增长速度,北京连续保持全国前三位置的情况下,最近的7月无论全国还是一线城市的房价确实有了不小的涨幅。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像北京这样10.6%这样的涨幅确实太高了,房市走向失控的边缘,中国的经济还有安全吗?房价已经涨了这么多年,高房价还能挺下去吗?

       房价的上涨主要不是由于购买力推动的,这是最可怕的。如果说有供不应求的现象的话那也是因为开发商捂盘惜售造成的。北京统计局的信息表明,今年上半年现房销售面积210.7万平方米,下降43.9%;商品期房销售面积654.1万平方米,下降19.5%。7月份的销售再次放缓,住宅交易量下降25%。高房价已经严重地打击了有效的购房需求,而同时房价的增涨势头没有受到影响,这不能不说是房地产市场上的一个怪现象。不管房价如何上涨,相信人们的购房行为会越来越理性化。

      24号文件让低收入者退出商品房市场,使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清晰,让调控的目标更加明确,调控的手段更加有针对性,下一轮的调控更加值得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