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地放量能否遏止房价邪涨

(2007-07-09 17:16:04)
标签:

房产

房价

土地资源

许宗衡

北京市

分类: 地产风云
           土地放量能否遏止房价邪涨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的房价开始向上猛窜了一下子,北京6月份比上月上涨了20%,同比预计上涨30%以上;一向被认为平稳的重庆在城乡试点的消息发布后也在9天的时间内大涨7.6%;深圳在3—5月的三个月里的涨幅分别为10.7%、11.3%、12.3%,呈现节节高的景象;广州6月的一手房价均价达到11331元/平方米,比5月份大涨956元/平方米;以调控样板著称的上海在保持较长期低迷后也开始抬头,最近两个月也保持了0.6%的微涨势头。最近的房价究竟怎么了?这可真让各地的市长们挠头了,难道真的就无能为力了吗?

     不能怀疑市长们的决心,广州市长在3月份的两会后曾在多种场合做出了限制房价的表示,甚至形成了一阵房价政治的洪流。北京市在今年以来明显加快了保障房的建设,还制造了一种叫“限价房”的商品房,企图以超低的价格对高房价形成冲击。南京市不惜动用行政办法,采取“一房一价”的限价政策。但任何政策和办法的出台,都没有实质性地遏止住房价的上涨,原因何在?

     如果我们按照某些开发商的“供求理论”探究下去就会发现,政府一边虽然掌握着房地产的命脉,也就是说房地产商最稀缺的土地资源就在政府手里。但政府运用土地手段调控房价的手段实在不敢恭维,开发商前几年囤积下来的土地依然在开发那里不断地制造着财富的神话,而政府新推出的地块又像饿狼挣食似地被一抢而光。

     土地资源到了开发商那里,似乎政府就被踢到了圈外,对项目的开盘上市也就失去了调控的能力。被政府视为圣明的“招拍挂”现在看来也并没有起到行业洗牌、存优逐劣的作用,就是对增加土地收益也没有什么作用,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已成交和正在交易的住宅用地共计33块,已成交住宅用地出让均价为252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5%以上。

     而“招拍挂”的形式反倒成了开发商们抬高房价、编造高房价的借口,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政府何以如此让开发商们牵着鼻子到处转?关键还是政府出手太过温柔,不象人家开发商的目的那么明确、那么坚定,人家就是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在获得利益的道路上是不会顾及任何观念、信仰和情面的。

     回顾政府方面的政策就会发现,政府的政策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全面,但是没有能够贯穿到底的,一般就是嚷嚷一阵完了。开发商们很清楚,在风口浪尖上就退缩下来等机会,他们知道政策逆转是早晚的事。

     关于土地的囤积问题,政府方面就出台了很全面的办法,一年不开发怎么办?两年怎么办?囤积的土地有什么出路等等都有了,现在有的土地都囤积4、5年了,也没见到一块被没收的土地充公。反倒最近又出台了利用闲置土地开办临时停车场的文件。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宝贵的城市土地在高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不是尽快地变成房子,反而要建临时车场实在是让人苦笑不得。

     政府方面也曾想利用土地缓慢上市的办法逼着开发商赶快上马手中的土地,但无奈人家开发商捂地的热情比盖房要大的多,人家明白房价的再涨全有赖与土地的稀缺,结果政府暂缓土地上市的政策反倒帮了开发商涨价的忙,成了开发商“土地资源有限论”的证据。

     北京市在最近的一年时间里的土地供应计划没有一次得到落实,有的季度的计划连一半都没有完成。最近有消息说,北京下半年的土地计划将集中全年计划的3/4放量。2007年全年拟入市的土地有117块,土地面积1483万平方米。其中下半年入市的土地面积为1129万平方米,占到全年土地供应比重的78%。

     深圳市长许宗衡在最近的讲话中也表示,“对当前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判断是增长过快,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许宗衡要求年度计划出让的土地必须在10月份全部上市,对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建设要加快审批速度。
重庆市也表示将有计划地加大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力度,以给房价降温。看来各地政府的已经有了一个目标和符合市场规律的路径,这次能否成功?还待时间检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