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建区规划不会导致建房土地紧张
《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2020年》新近编制完成,今后北京市域土地将按照生态条件不同,将北京16410平方公里市域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三大类。根据规划要求禁止搞房地产开发或其他建设的不适宜建设区占全市面积96.8%,其中55.5平方公里的绝对禁建区内,将不允许建设任何建筑,这部分面积占了全市面积的0.3%。
相对禁建区域划了7130.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3.4%;还有4819.2平方公里的严格限建区,占全市面积的29.4%以及3878.2平方公里的一般限建区,占全市面积的23.6%;而可搞房地产开发或其他建设的适宜建设区只有527.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3.2%。
仅有3.2%的土地可以盖房,会不会因为用地紧张会否导致房价上涨?这成为《规划》发布后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就有关于北京将限制开发的传说,土地有限论也就成了一些人判断高房价一路走高的根据。现在北京的《规划》真的出来了,并且只划定了极少量的土地作为适宜建设区,人们不能不担心因此会进一步造成开发用地的紧张,从而推动房屋价格的再次高涨。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土地可耕面积大幅下降,环境形势异常严峻,城市周边区域出现无序建设的局面,严重威胁着城市建设的正常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国的人口土地之比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前几年大力推广的乙醇汽油项目最近又因为粮食问题再次被搁置了起来,可以说土地资源到了不严加整治不行的程度了。
北京市作为祖国的首都,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已经变的非常严峻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北京市限建区规划》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这是一个指导北京城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有专家介绍说,尽管《北京市限建区规划》提出全市适宜建设区只有区区527.1平方公里,但加上一般限建区3878.2平方公里,本市可供城乡建设的用地最多有4405.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26.8%。因此不会对土地供应计划形成太多影响,看来人们大可不必为有无立锥之地而替后人担忧。
《规划》的目的决不是限制城市的正常发展,,而是引导城市建设沿着可持续的健康道路发展,误读或者误解了《规划》的意义肯定也就无宜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城市人口发展也不会无节制地猛增下去,城市化不是都市化,中国的城市化也不是集中少数几个城市那么简单。
同时,城市土地的循环利用,旧城的适度改造都为以后的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北京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为禁建区、限建区和宜建区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限建区规划不是停止建设的借口,说句实话,55.5平方公里的绝对禁建区实际上就是北京的后花园,527.1平方公里的适宜建设区就大有文章可做,何况还有3878.2平方公里的一般限建区可用于必要的城市规划,所以说,北京的实际房屋供应量完全不会因《规划》而有任何减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