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价短命建筑 |
分类: 地产风云 |
中国城市到处爆破声连连,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据建设部的专家测算,国内住宅平均使用寿命只有短短的30年,而英国的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为132年。去过欧洲的朋友都说在那里百年老屋随处可见。而咱们国内解放前的平房建筑基本拆除亦尽了,现在人们还在争论的问题是:解放后几十年的建筑需不需要保留几栋?50、60年代的住宅建筑还有多少可以被当作文物来保留?像北京太平桥街和安华楼的公社大楼还能找到几处?到北京的工地看一下就明白,拆迁的进度确实已经到了1980年代的多层红砖住宅楼。
30年一个建筑周期,是不是太快了,这是不是住宅市场总有众多无房户的原因呢?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和住宅标准的提高,每拆除一户需要补贴两户以上的人家,而拆除一平米就要建筑5平米的房子,如此制造的住房购买需求究竟算不算有效需求呢?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需求是被动需求,是侵占了其他消费资源的需求。
提高住宅的使用年限是建设节约性社会的根本要求,住宅也和人类一样,也有个生老病死的过程,有了病症可以检查、治疗、加固、修整,不能说不说就一拆了之,看着不顺眼了、想贪大求洋了就一拆了之。这样下去,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只是一场旺盛的虚火,不会给房地产带来真正的繁荣。
前一篇:高房价到底有多高的佐证
后一篇:只有公交进社区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