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麦当劳式连锁中国人说不 |
分类: 经济管理 |
麦当劳式的连锁为什么对中国人说不
面对洋快餐的遍地开花,国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欲与之抗衡、收复山河、甚而将其挤出境外者,可谓前赴后继,其民族精神既悲壮又可贵。
90年代初诞生的“上海荣华鸡”面对“肯德基家乡鸡”咄咄逼人的气势,向“洋鸡”发出挑战,荣华鸡摆出与之寸土必争的架势,对手开到那里,就跟到那里。然而好景不长,“荣华鸡”的声音日渐微弱。你凭什么跟人走,凭什么去对抗,就那么一小块鸡、一碗蛋炒饭、加份冰激凌就卖到近二十元,有谁会买帐?到今天的局面就有了其必然性。
前几年,胸怀壮志又善动脑筋的乔赢从亚细亚公司辞职,很快找到了中式的当家快餐,这就是人们百吃不厌的羊肉烩面,店名借用当时正轰动世界的东方大片《红高粱》,还真一炮打响,在郑州迅速走红。明亮的店堂、快餐桌椅、收银机收款,这种形式一改中式餐馆的旧面貌,在人们的眼中很容易就和麦当劳拉近了。然而要在全国站住脚光靠这点面子上的活,还远远不够,此时叫板“麦当劳”实在不能说“红高粱”已经具备了叫板的实力,只不过靠新闻媒体的爆炒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此骗过了别人也骗了自己,自以为功成名就的“红高粱”已经膨胀的不得了,计划在2000年要在全世界开连锁店2万家,70%在国内,30%在国外。至此“红高粱”的失败实际上就被订入计划之内了,麦当劳不战而胜。
如今硬扛民族快餐大旗的还有“永和大王”和“马兰拉面”,前者与新经济紧密结合,不但得到了国外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还和网络联系起来,实现了网上交易。后者的连锁店也已超过400家,目前还在无限期地征求适合铺面,随时准备开张。据了解两者分别计划在美国和在国内独立上市,气魄之大,令其前辈望尘莫及,祝愿永和、马兰一路走好。
做企业、做市场可不是舞台上做秀,快餐市场也不是朋友的聚会,招之即来,要做大、做下去、做到底,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办到的。麦当劳过五关崭六将,冲破各种势力的围追堵截,终于走向成功且发展成世界品牌,其经营之道,值得探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