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界十军

(2006-03-31 02:59:49)
分类: 楚人风骚(文学创作文章)

魔界十军

    (空中佛语) 

 之一、

翻阅佛教书籍。

在《杂法藏经》里,佛曾为魔王作了一偈:“欲望是你的第一军,忧愁是第二军,饥渴是第三军,渴爱是第四军,第五军是睡眠,第六军是恐怖,疑悔是第七军,怒恚为第八军,第九军是贪财利益自己、也想要妄得虚名,第十军是自傲与轻蔑别人。你的军队如同上述,所有世人以及诸天都不能击破他们。”

检视自身,每个凡人都受此魔界十军的侵夺。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沉溺而浑然莫觉,有些人则开始警觉并欲冲破困难。

前些年我也开始静坐。初始世界远远的,稍待静定并驱逐出一些尘念时,感觉宇宙万物如潮水般涌近,心中百感交集、杂念丛生——忧愁啊、痛苦啊、烦闷啊、情欲啊,它们从每一个毛细孔内渗出,一齐在肉体内奔驰狂舞。正如弃置已久的空房,你越想去拂扫反而搞得灰尘四处飞扬……我终于还是把持不住败下阵来。

那么怎样才能解救这一切呢?佛答曰:专心修持智慧!

 

之二、

读《叶芝日记》:“昨晚,很迟走回家,在经过运河桥时我感到一种欲望,要把一枚我珍视胜于我所有任何事物的戒指扔进运河,就因为是她送给我的。它出现了一两刻,但几乎就像我在圣马力诺时感到要把自己扔下悬崖的欲望一样强。有一回,我与一个亲爱的朋友散步于一座树林里时,手里提着一柄斧头,那冲动有一刻采取了一种凶杀的形式,它在我抓着斧头而非斧柄的一刻消失了。在每一个心灵里是否都有暴烈的疯狂,等待着某次纽带的崩断?”

也许,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不可理喻的破坏欲、甚至死亡和凶杀的冲动,并且在某些时刻变得不可抑制、呼之欲出。我想起了另外一位中国诗人——顾城,他终于崩断了精神的纽带,向自己和深爱的人举起了利斧!

反省自身,亦有类似恶行:小时候,常常把雏鸡丢进池塘中央,待它们急急地扑扇着翅膀划近岸边后,又再把它们丢回去。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直到它们筋疲力尽、坠没水间为止……

我想,如果不依行动事实而仅凭动机念头去审判一个人,那么每一个人都是罪犯,都会犯下杀人、放火、奸淫等滔天大罪。法律、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它们把我们一次次从悬崖边上拖了回来。

但是,有时一切都似乎阻挡不了我们心中突然冒出的那股子狠劲。

 

之三、

法国的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曾引用过一句古诗:“人是世界之王,却是一个懒王……”他在著作里肯定人类智慧和良知的同时,也不乏此种对丑恶和虚伪的辛辣讽刺、甚至毛发戟指的愤怒征伐。

有趣的是,被视为犹太和阿拉伯人之父的亚伯拉罕,曾在埃及等地四处流浪,每当遭受危险和饥荒时,总是要求美丽绝伦的妻子撒拉佯装成自己的妹子,然后慷慨地送给当地的国王,并因此获得牛羊、驴马、仆婢等大量财物。这些都堂而皇之地记载于《旧约·创世纪》中。这也许可以证明一点:人类在原始时期,注重的是生存和繁殖,没有今天那么多的伦理廉耻。

《哲学辞典》的“灵魂”一节中,还记录了摩西《申命记》的一些诫律,都是针对现有生活言行的赏罚——他并不叫他们希望天堂,也不用地狱来吓唬他们:一切都是现世的。其中有一条特别触目惊心:“若是主把一些民族交给你们,你们要把所有的人都绞死,不留一个,也不要可怜任何人。”但历史却相反。后来一直被驱逐和绞杀的却是犹太人。

这个聪明而顽强的民族,在历经苦难之后,会让仇恨在心中凝聚、驻留吗?他们能抛弃先人留下的这条可怕的训条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