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蛰

(2015-03-11 13:34:37)
标签:

情感

回忆

成长

立春

惊蛰

http://s12/mw690/001kTccNzy6QC15JMBJ2b&690

                  刚过完春节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个人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发《立春》里的开篇独白,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得温柔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记得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是被这句独白给吸引了,觉得这段话很美,却又美的孤独落寞,我觉得,王彩玲的另外一段话,更让我觉得,一个人的内心,有时候,就像一场独角戏,更甚是一场黑白默片,一个人独自表演,表演给自己看。“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但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匆匆岁月,人们总是在匆忙行走之间,错过很多美好的瞬间和事物,却又总在错过之后懊悔不迭,时光一去不复返,留给我们的只有想念。

                  现在的春节,在我看来已经没了春节的气息,我总是怀念小时候,那个时候,过年,总记得会下一场大雪。农村里,春节的气氛更浓郁,几场大雪下过之后,村庄就笼罩在一团像是白雾的雪堆里,而家家户户的红对联在白雪中显得尤为鲜红。池塘里还没来得及干涸的水,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上小学的时候,我记得,自己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凿开冰面,往水里丢炮竹,轰的一声响,震得冰面像是要碎了一般,随之远远的可以听到冰面上传来的声响,那种声音像是在颤动的铁丝线发出的嘤嘤的声响,从脚下的冰面开始,一溜烟的传到了远处的岸边去了。冰下的水开始浑浊,几秒后一股股裹着白色烟雾的水花就会翻腾上来,围观的小伙伴每每看的乐此不彼。

                  记忆里的春节总是在下着雪,天晴之后,马路上会有很多人出门扫雪,有人扛着铁锹,有人扛着竹扫把,有人拉着架子车,小孩儿们则跟在大人后面,嬉戏追逐打雪仗。我们家在南村,从最南端的魏庄途径粮店(粮管所)再过我们家门前的那座桥,一路向北走,到集市再到公社(镇政府),就贯穿着一条大路。每天在那条路上走过的人不计其数,凌晨四五点走过的是去集市卖早点,卖菜的生意人,还有去清真寺礼拜的人,那个时候,我奶奶每天也是起那么早去寺里礼拜,只要寺里喊经了,奶奶就起床去做礼拜,不论刮风下雨。五点过后,东村小学校里的老师会起床敲钟,那是一口寺庙里和尚撞的那种钟,关于那口钟的来历,有着五花八门的传说,我听到的最多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年发大水,那口钟就随着水流冲了过来,然后被学校留下用了。那个时候总觉的很神奇。

                   那口钟并没有像寺庙里那样,把它悬挂起来,而是口朝上的放在了地上,地上挖了坑,像是种白菜似的,把钟种了进去,早上五点钟之后,早起的老师会拎着一截木桩,使劲儿的去撞钟,农村的夜是极其安静的,尤其雪夜的时候,撞钟的声音能传到十里八乡,不管隔着多远,都能听的一清二楚的。我家距离学校走近路都要半小时,可想而知钟的声音在凌晨五六点的时刻是传的有多远。

                   现在想想倒是十分怀念那个时候。钟声响了之后,家长会喊学生起床去上课,那个时候,小学生都要上早自习的,一般是五点半开始。我记得学校条件不是很好,六点之前是没有灯的,所以学生都得自备一根蜡烛,电灯泡亮起来之前都要点着蜡烛念书。一大早的,在校外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钟声响了,孩子们起床了,远一点的孩子就走我们家门前的大道,走到公社对面的胡同口右拐进去,我小姨奶奶家就在那条胡同里,经过我姨奶奶家门口往里走是一片池塘,过了池塘就是学校了。而我总是抄近道,走小路,如果吃早餐的话会走大路,路过集市顺便吃一碗豆沫,就着油条或者肉盒子,当然肉盒子是我小姨做的,她嫁到我们村之后,就跟婆家一起在集上炸肉盒子卖了,炸肉盒子的手艺是我姥姥教给她的,当然这一切都是她离婚之前的事了。

                   现在的小学生太幸福,根本不用上早自习,并且都是在家里吃完早饭之后爸妈或者爷爷奶奶护送到学校,放学了还有家长来接,虽然看上去很幸福,但觉得不如我的童年美好。我们一大早的起床,冬天时候路上还一片黑漆漆的,六七岁的孩子根本不怕走夜路,三两一群,或者独行,因为是孩子,所以不惧黑暗,上学走夜路,走的多了就习惯了,走大路人多有安全感,胆子大的就和我一样走小路,一路沿着河边,路过果园再穿过池塘到学校。

                   上学之前因为总是看到上学的孩子从我们家门前背着书包路过,因此特别羡慕他们,总是嚷着要上学。那个时候农村没有幼儿园,于是四岁半的时候我就背着我妈给我做的书包,脖子上挂着毛线穿着的钥匙去上学前班了。当时只觉得上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对于学习本身我并没有多大的爱好,成绩也一直很差,整天只知道玩,我记得,当时上课的老师是一位女老师,她每天教我们写大字,上课的时候把字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抄着写,她则坐在教室门口晒太阳,谁要是写完了字,拿过去给她检查一下就可以出去玩了。有人写的快,叽叽喳喳的就冲出去玩了,剩下的写的慢的,就急的心痒痒,于是“救人”这样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

                    写完作业的同学出去之后,绕到教室的另一边,爬上窗户把作业本塞给里面的同学,拿到作业本的同学用橡皮擦,擦掉几个字,然后改成自己的笔迹之后,这作业就算写完了,然后拿去给老师检查,然后成功越狱。那个时候的孩子玩心都特别大,互相合作的也非常愉快,到后来,救人这个游戏一直在不断的上演。

                   上一年级的时候依然不收心,成绩烂的一塌糊涂,语文课都考过零分,好在当时爸妈管成绩也管的不是特别严格,于是不论考多少分都觉得无所谓。因此后来就发生了一件特别丢人的事。三年级寒假的某日去学校领成绩单,路过学校外面的小卖店,负责撞钟的女老师就拦着我说要看看我的成绩单,她看了一眼笑着说都是刚及格,我就以为刚及格就是好成绩,于是接过成绩单就屁颠屁颠的踩着雪一路小跑跑到镇上的公社找我爸,当时我爸在公社上班,每天骑着一辆永久自行车,觉得可帅气了。到了公社一溜烟的功夫跑道二楼办公室,当时里面好多人在开会,我站在门口瞅一眼,看到我爸后就兴奋的喊,爸爸你看,我考试刚及格,一边喊一边朝着他挥舞手里的成绩单,连喊了好几声,我爸尴尬的从里面走出来把我拉到一边训斥了一顿,说我刚及格还不害臊的到处张扬等等。这件事估计我爸早就不记得了,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却很深刻。

                  今年的立春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我依然没有感觉春天要到来的意思。天津的大风吹了好几天了,跟冬天一样,春寒料峭就是这个意思吧。

                  童年就在美好的记忆中过去了,小时候不知愁,也不知道烦恼是什么,也没有意识让自己觉得烦恼应该是大人们的事,总觉得成人的世界应该和孩子的世界是一样的,而当我此刻已经不再年轻,即将站到三十线上的时候,才发现童年和童真是多么的难得。会为一丁点的小事而欢喜或悲伤,有好吃的好玩的就可以过的很好,不用担心考的不好而挨打挨骂。那个时候更不会想到我能搬到城里住,也想不到我会读完高中上大学,出国,毕业回国找工作一个人生活,然后面临结婚,买房买车等等的问题。

                  大人的世界复杂到了小孩子根本体会不到的地步,而在纷繁复杂的成人社会里,小心翼翼地保留一份童心是多么的艰难,往往会被当作幼稚,不经世事的典范。我爸就经常骂我,那么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啥时候能长大,成家立业啊。大学毕业后,被提到的最多大话题就是啥时候结婚,到底想不想结婚,还不结婚你想干嘛?等等。春节没了年味的同时,乱七八糟的各种味道充斥着脑神经。

                  过去的东西,是重新得不到的,或悲或喜都只是记忆了。时光不可能倒流,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正在经历的东西,变得更加的珍贵。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世界。我一直深信每个人都是两面性的,最真实的自己只有自己可以看的到,不论是落寞或者欢喜。我想有很多一部分人都是生活在云里雾里的状态吧,分不清虚实,甚至浑浑噩噩。

                  在独处中认识自己,自己和自己对话才能让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魔怔,而是现实。人,往往因为这样,那样,别人的事而扰乱自己的心绪,我总觉得不值得。我的性格让我不喜欢与人争辩,不爱出风头,喜欢安静,所以我受得住寂寞,也存的住回忆。只是回忆这条路有时候会越走越窄,走向万劫不复的地步。我不想做王彩玲那样的人,虽然她的内心世界我很喜欢,但是太凄凉。或许我现在的状态正是她内心的写照,悲剧不能重复上演,我是冷静的。


                  人越成长大越孤独,像是年轮一样,一层层的长,人是壮大了,可裹住的东西也多了,正是有了这些好的坏的积攒,才有了春日里的厚积薄发和成长。愿未来如回忆般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味道
后一篇:长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