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的情商

(2016-06-09 09:26:10)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快乐阅读

孔子的情商

丁启阵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其中的君子、小人,所指对象为何,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指家里仆役婢妾;有人认为女子专指南子;有人认为是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

孔子发出这一番感慨,具体语境,无法一概而论。它可能是孔子因某一件具体事情的触发,比如受了老婆的气,吃了小人的亏,感慨一下;也可能是对某个为处理家庭关系而懊恼的人,比如说某个弟子,儿子孔鲤,而随口宽解;还可能是阅读历史文献时,看到女子、小人滋事情节,感慨系之。情绪上,孔子说这话时,可以是微笑着的,可以是一脸自嘲的,可以是一本正经的,也可以是痛心疾首的。

在具体语境不得而知的情况下,我们解读《论语》这样的经典著作,我认为,既不能“求之过深”,也不能“大事化小”,而应该联系具体的人、事、时等因素,加以合理的推测。

这里,我倾向于认为,孔子这一番话,是有感而发的。

首先,孔子一生吃过女子多次的亏。

一次是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宰相,诛杀少正卯,国内民风淳朴,没有人弄虚作假,男女出行各行其道,道不拾遗,四方来客,宾至如归。齐国得到消息,担心鲁国在孔子管理下强大起来成为霸主,吞并自己。齐国方面接受了一个叫黎鉏的人建议,采用美人计打击孔子。“……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赠送给鲁定公。结果,执政的季桓子整天跑去看美女艳舞和骏马,荒疏了政事。孔子看着不像话,感觉到鲁国即将大乱。于是,逃离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在鲁国南部一个叫屯的地方,孔子对着前去送行的师己,唱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师己回去,据实向季桓子作了汇报。季桓子听后,叹了口气,道:“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史记·孔子世家》)

一次是周游列国开始后,在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胁迫孔子前去拜见她。入门后北面稽首,南子在帷幕后再拜答礼,“环珮玉声璆然”。结果,惹得子路大为不悦。一个多月后,孔子发现,卫灵公并没有因为他拜见过南子而重用自己。一次外出,卫灵公跟夫人乘马车,宦官雍渠同车,而孔子则被安排在后边一辆车上,招摇过市。孔子发出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慨,觉得耻辱。不久,很快便下决心离开了卫国。

其次,饱读史籍、对春秋时期的历史有深入研究的孔子,了解太多诸侯国君主因为亲近女人、小人而耽误军政大事乃至亡国的故事。一幕幕历史的悲剧,在他的脑海里反复浮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传“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杜预注云:“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足,远之则忿怨无已。”

南怀瑾先生提出一种说法:“……我们还要明白孔子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在上古时代,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女性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对外界事物的陌生,知识的隐蔽,不是现代人——尤其是我们今天社会所能想象的。”这种说法,乍看挺有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但对照一下春秋时期的历史,很容易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春秋时期,贵族女子在历史舞台上的活跃程度,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她们的问题,往往不是没有受过教育、对外界事物陌生、知识隐蔽,而是有太强烈的“参政”“干政”意识,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立自己亲生儿子为储君),或要挟君主,或结交权臣,不择手段,坏了不少事情。

总而言之,这里关于女子、小人的意见,可以是一个处理夫妇、男女关系情商不算高的儒家学者的由衷感慨,可以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历史学家的读史随感,也可以是一位社会阅历丰富的社会活动家对晚辈或弟子的告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