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阴古道

(2015-03-06 23:55:16)
分类: 山水见闻

山阴古道

丁启阵

 

 山阴古道

山阴古道

山阴古道

山阴道,一直以来都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因为,《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东晋名士王献之如下一番话:“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另,《会稽郡记》云:“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崿隆峻,吐纳云雾,松栝枫柏,擢干耸条,潭壑镜彻,清流写注。王子敬见之,曰:‘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使人应接不暇的山水,谁不想见识一下呢?

但是,两个原因,使我止于心动,没有行动。一个原因是,以为王献之口中的“山阴道”,是泛称指山阴(绍兴)一带的山道,并非特指某一条;另一个原因,以为晋代美景,如今早已荡然无存。

不久前,因为要开车带家人游览苏杭绍甬一带的名胜古迹,上网搜索可玩的景点,偶然发现,山阴道其实是特指,即由如今绍兴市越城区通往诸暨枫桥镇的山道,兰亭景区便位于山阴道上。同时,我了解到,即使是早已修建了宽阔的国道、省道的今天,这条道路上的景色也颇为可观。

可惜的是,天不作美,我们去实地体验山阴道美景的时候,下着不小的雨。我们从绍兴出发,走省道公路,往诸暨方向开了二十公里左右。公路所经,都是较为平坦开阔之地,烟雨中的山峦、竹木之林,远远看去,略有可观而已。王献之逛山阴道,走的应该是山间的羊肠小道。那样的行走,跟山川景物之间,正是合理的审美距离。同时,步行的自由与速度,也特别适合悠然观景。像我们这样,坐于捷驰在通衢大道上的汽车中,走马观花,且是遥望,所见山川,只是个大概的轮廓,或剪影。总之,山川景物之美,难有清晰、真切的感受。

不过,两天前我们到过的一个地方,我认为,完全可以移花接木,拿来弥补没能真正体验山阴道美景的遗憾。

游览过奉化溪口跟蒋氏有关的若干景点后,为了对书圣表示敬意,我建议再去寻访一下网络上偶然得知的“王羲之后裔聚居地”之一、距离溪口有二十多公里的栖霞坑村。本以为,那是一个有着些许书法遗风的小山村。到了以后,意外发现,那是一个建在山谷两岸、呈狭长条状、规模不小的村庄。第一印象,屋舍俨然,整个村子较为完好地保存了旧时的建筑。村口附近所见的风雨廊桥、王氏宗祠等公共建筑,个别私人住宅,都透露出一个信息:这个村子,曾经相当繁荣。

走进村子,看到有几条小巷,还保存有大石块和鹅卵石铺就的古道。贯穿整个村庄的沟谷中,淙淙的流水,注成一汪汪清潭。其中一汪潭水边,有三个著红、黄、蓝不同颜色衣服的儿童在玩耍。村中间部位,左手边,有一块空地,近处右侧是一丛桂花树,对面有一株开满花朵的山茶,山茶的后边是山坡,山坡上是无边的竹林,七八只肥肥的鸡,在桂花树与山茶花下,悠然觅食。

在若干村民善意打量的眼神里,在两三只狗的吠声中,我一边举着相机拍照,一边往前走。穿过村子,沟谷中的流水更加清澈,两边的山坡,竹林更加葱郁,更加连绵无际。我没有办法放慢步伐,没有办法停下脚步,把家人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出村不久,看到一座长满爬墙虎的古老石桥,桥边有一块牌子,说明前方有一条古道,道上有若干古代建筑和景点。见此,我一探究竟的心情更加迫切。

出村后大约走了一里地,我看到了鹅卵石铺就的羊肠山道,告示牌上所说的通往绍兴和余姚的古道。怕家人担心,在这条五公里长的古道上走了几百米,我便原路折返了。

毫不夸张地说,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名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不足以充分表现出那一里多长山道我目之所见的美景。山间的鸟语花香,盈耳的各种水声,天空中翱翔的飞鸟……临别村庄时,有个村中少年告诉我们,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山道上看到可爱的穿山甲!

                                                          2015-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