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富的农村
(2009-09-16 22:59: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浮世感想 |
“科学发展 和谐家园”专家博客主题笔会 系列之五
中国最富的农村
丁启阵
今天上午和下午,基本上都在张家港市考察、参观,有钢厂的一条生产线、一个富裕村、一条商业步行街和一处生态园。
在轧钢车间看到的生产线,据说是世界上同类生产线中两条最先进的生产线之一。通体红亮、厚厚的大钢块,在一溜大滚轴上奔跑一般快速前进,几次停顿,几经捶压,最终变成一张大大的长方形薄钢板。整个过程,气势如虹,具有极强的视听冲击力。不少同伴都激动地表示,心灵受到了震撼。张家港市区的商业步行街,据说是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长长的步行街,建筑美观,街面整洁,鳞次栉比的店铺,有不少是名牌商品的专卖店,街上行人多怡然自得。生态园实际上是一处人工湖泊,多年前修筑高速公路时有计划地集中取土,挖地而成。湖中央有如玉带一般的一条长堤,湖边有如茵的绿草,远处成片高楼倒影在湖水之中,有如海市蜃楼。
但是,我认为最值得一说的,还是富裕村永联。
两天前在昆山的时候,就有一位当地干部跟我们说,永联村比著名的华西村还要富裕。到了永联村,听到两种说法:一种说,现在华西村每年上缴利税大约是7个亿,而永联村是14个亿;另一种说,永联村的年生产总值是华西村的三倍。两种说法,分别出自张家港市委宣传部的干部和永联村干部之口。我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更准确,但是,不论哪一种说法,都足以说明一个事实:永联村非常之富裕。从该村有一座档案大楼、一座拥有一个剧场的文化大楼以及文化大楼前的广场上有相当漂亮的喷泉等等情况看,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可信度。
不过,看过各种展示沙盘,听过村干部详细介绍之后,我们都发现一个事实:该村之所以富裕,不是因为农林牧副渔之类搞得成功,而是因为它有一个钢铁厂。因此,充其量它只能给人这么一个提示:农村要想富,就得办工厂走城市化道路。
有警车开路的车队,在村民的住宅区里穿梭而过,并未停车。我们没能走进村民家庭,作深入了解。但是,看着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显然可见一个事实:该村村民过上了城里人一般的生活。
羡慕?的确有一点。
但是,更多的还是怀疑:这样的村子还能被叫做农村吗?
昆山、张家港乃至整个苏南地区,富裕的村子,基本上都不靠农业致富。它们的土地原本就稀少,加上搞各种各样的工业园区,可耕种土地更是所剩无几。实际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占全部村民的一小部分,农业收入在整个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更是少得可怜。普通村民的收入,基本上都来自工厂股份分红和进工厂做工的工资。
这样的村子,与其叫农村,还不如叫“工村”。
我总觉得,“工村”的致富只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一种畸形现象。换言之,工村的致富背后,可能有着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使用的都是没有经过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人”,一般很难避免生产效率偏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质量欠佳之类粗放经营模式的通病。农民不去好好种田,却去办钢铁厂,这不符合人才使用规律;农民办工厂竟然能够致富,这可能跟国家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之类原因有关系。很难想像,这样的农村工厂,能够真正具有跟国际同类企业进行长期竞争的能力。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说:华西村和永联村,都是谷贱伤农时代的爆发户。人们可以参观,可以羡慕,但是,最好不要都去如法炮制。如果全世界的农民都不去种庄稼,那么,工厂办得再多、大楼再漂亮、GDP人均收入再高,结果也只能是一个:大家都活活地饿死,人类从此绝种。
以后倘若有人想邀请我参观农村,最好不要安排去华西村之类的村子,我更愿意去参观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象牙山村”那样的村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