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构的苏小妹

(2009-08-06 18:56: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有点学问

虚构的苏小妹

丁启阵

 

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大文豪苏东坡有一个聪明慧黠的妹妹,人们称其为苏小妹。苏小妹以对对子(对联)、制谜语等方式,跟兄长苏东坡、才子秦观(字少游)、僧人佛印等逞才戏谑,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

而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历史文献可以证明,苏东坡有过这么一位聪明慧黠的妹妹。相反,根据如下几个情况,基本可以确定,苏东坡是没有胞妹的:一、根据苏轼父亲苏洵《自尤》一诗所述,苏洵虽然有个叫“八娘”的女儿,从小喜欢读书学习,也颇有文采,但她并非苏轼的妹妹,而是苏轼的姐姐,比苏轼大一岁;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苏小妹是秦观的妻子。而实际上,秦观初遇苏轼时,他已经29岁,苏轼43岁。当时秦观已经有婚约,妻子名叫徐文美;三、苏轼是一个生活琐事都会不厌其烦一一写进诗文的人,但是,他现存的所有诗文中,未见有关于苏小妹的只言片语。此外,据说苏氏族谱中也没有关于苏轼有个妹妹的记载。

那么,民间传说中的苏小妹创始于何时?是怎么来的呢?

苏小妹形象,民间口头传说始于何时难以考证,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讲述苏小妹传奇故事的文献是明代冯梦龙(15741646)编辑的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冯梦龙之前,集中记录苏东坡生活轶事的文献,例如王世贞(15261590)编辑的《苏长公外纪》(里边的《调谑编》专门记录跟苏轼有关的玩笑故事),都还没有苏小妹的影子。我认为,苏小妹应该是晚明笑话大流行时期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才女形象。晚明时期,由于市民阶层的出现,作为市民阶层代表的文人,对充满束缚的人生强烈不满,倡导性灵,主张个性解放。他们的宣泄方式之一就是编撰笑话。关于这一点,江盈科在给一位同乡整理的笑话书《笑林》所作的序言中有很好的说明:

 

人生大块中,百年耳,才谢乳哺,入家塾,即受蒙师约束;长而为民,则官法束之;为士,则学政束之;为官,则朝议束之。终其身处乎利害毁誉之途,无由解脱。庄子所谓,一月之间,开口而笑者,不能数日。嘻!亦苦矣。(江盈科:《笑林》引

 

为了破除这人生的束缚之苦,晚明士人于是开始搜集、编撰、传播笑话,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笑话集。今人王利器先生编选的《历代笑话集》中,一半多笑话都是明代人编撰的,涉及的有关笑话文献,多达三十余种。

冯梦龙《醒世恒言》之后,关于苏小妹的故事广为流传。到清代,又有无名氏编撰的《东坡诗话》。《东坡诗话》中有关苏小妹的内容,基本上袭自《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后来,雅谑渐渐变俗,演绎出了不少颇有色情意味的“三难佛印”、苏氏兄妹联句互嘲的故事。

为什么人们要(会)杜撰出苏小妹这么一个专供谈笑的女性形象呢?

我看到的说法有这么两个:一个是,苏轼虽然没有胞妹,但是他有一个堂妹,即苏轼二伯父苏涣的幼女小二娘,据说这位堂妹跟苏轼曾经是情同手足。还有一个是,苏小妹即“女苏轼”,所谓苏小妹乃内心单纯的苏轼的另一个化身,或者说影子。

我认为,这两个说法都似是而非。苏轼尽管有个堂妹,但是,文献中没有任何关于这个堂妹玩笑事迹的记载。对文学(包括民间传说,笑话)创造人物,这个堂妹存在与否,可以说是毫无疑义的。至于化身、影子说,这是今人的一种好意拔高,民间传说、笑话可没有这种崇高、庄严的心理。我认为,晚明人之所以创造出苏小妹这个形象,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是对文人雅士戏谑传统的一种继承。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之间,历来有逞才戏谑的爱好。比如,唐代男女诗人之间,就有过这一类的故事。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五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文献记载,女诗人李季兰有一次跟一帮才子在乌程开元寺聚会,著名诗人刘长卿有疝气病(阴囊肿大),李季兰用陶渊明的诗句嘲笑他:“山气(疝气)日夕佳”。刘长卿也不示弱,当即答以“众鸟欣有托”,用的也是陶渊明的诗句。

其次,这是对名人效应的一种利用。苏轼不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深受历代民众欢迎的明星人物。冯梦龙编辑故事,是为了刻书出售,有经济效益的追求。利用苏轼这样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明星人物编撰故事,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再次,苏轼身边有一个风流倜傥、妙于情词的门生,即才子秦观,他无疑是编撰才子佳人斗智、结缘故事的的不二原型。

再次,跟苏轼的娱乐形象也有密切关系。宋代很多文献中,苏轼有爱讲笑话、取笑他人的特点。跟好友、门生刘攽、文与可、黄庭坚、秦观等人之间,开过的许多玩笑,多次取笑王安石的文字学理论(王安石有《字说》一书,专以主观想象讲解汉字结构),都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喜闻乐听的谈资。蔡京的儿子蔡絛在《铁围山丛谈》中也曾说,苏轼有喜欢“以高才狎侮诸公卿”的特点。爱开他人玩笑,他人自然也不妨拿他开一下玩笑。这是所谓的“笑人者,人恒笑之”,或者,用相声术语讲:他砸别人的挂,别人也砸他的挂。苏轼是人们所喜爱的历史人物,因此所有的取笑,都是善意的,只限于取笑他的相貌。奇人奇相,也算不得贬低。倘若拿不苟言笑的历史人物开玩笑,那叫恶搞,不伦不类的,就很难为大众所接受。

最后,苏小妹这个虚构的人物,更适合故事编撰者发挥想象力。其实,从苏轼诗文看,他的爱妾朝云就是一个聪明慧黠的女子,她曾说过一些俏皮、巧妙的话语。明清传奇故事中,也有讲到朝云的。但是,朝云是真有其人的,是苏轼所深爱的女子,她本人虽然出身微贱,但是品格不俗,深受后人尊敬,此外她的英年早逝,也很令人同情。种种原因,使得朝云难以成为民间笑谈中的主角。因此也不妨说,苏小妹就是笑谈版的王朝云。

                                                   2009-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