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好看,解说难听
(2008-08-22 23:16: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浮世感想 |
比赛好看,解说难听
丁启阵
今天在家看了几场乒乓球比赛直播,其中包括女乒王楠vs郭跃的半决赛和王楠vs张怡宁的决赛两场。双方都是中国选手,谁赢谁输,奖牌都算在中国名下;王楠、张怡宁、郭跃,都不跟我沾亲带故,我跟她们之间没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看比赛,我的想法,主要是欣赏高手精湛的技战术运用,其次是感受一下赛场的紧张刺激气氛,感受竞技比赛中此消彼长的莫测变化。
四位乒坛高手也确实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她们打得精彩纷呈,我看得眼花缭乱。
但是,两场比赛的主持人杨影和嘉宾刘伟两位乒坛宿将的解说,却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我观看比赛的乐趣。
王楠vs郭跃。说实话,我此前没有看过郭跃打球,对她不了解,刚开始的时候感情上是倾向于王楠的。但是很快发现,主持人杨影和嘉宾刘伟在夸奖郭跃技术、体力的同时,也加进了不少主观的评判和猜测:郭跃打团体赛没有打个人赛表现好,郭跃平时对人对领导都很有礼貌,领导们都很喜欢她,正在培养她;王楠简直打神了,这一次奥运会有可能获得冠军,还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等等等等。敲锣听声,讲话听音,主持人和嘉宾实际上是在上演一场褒扬王楠、贬斥郭跃的双簧戏。我以为,即使主持人生活里对郭跃有看法,也不应该在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的时候,这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个人看法。作为解说员,理应采取中立的立场,不应该随意褒贬;解说员理应以讲解比赛双方的技战术运用为范围,不应牵扯任何人际是非和人身评论。
王楠vs张怡宁。王楠输球时分的自嘲式微笑很动人,张怡宁轻易不露悲喜的样子相当酷,究竟更喜欢哪一个,手心手背,我是无法做出选择的,我相信很多观众也是这样的。但是,主持人和嘉宾似乎不是这样。她们继续王楠vs郭跃那一场解说的路子,一个劲儿地赞扬王楠。王楠得分,就说王楠是如何努力,如何大气,如何无私奉献;王楠失分,就说王楠是因为年纪大了,体力不如张怡宁——几分钟前,王楠得分领先,还说王楠一点都看不出疲劳的样子,并且引用王楠自己的话说,球打到这个时候只知道兴奋,哪里想得到累——就是在张怡宁大比分以3比1领先的时候,还在说张怡宁今晚没有王楠打得好。主持人和嘉宾几次表达这样一个观点:老将王楠真不容易,按照她这一次的表现,还可以继续打一届奥运会。
两场比赛,因为无关国家奖牌得失,教练员都作壁上观,不对选手做任何指点。可是,两位解说员,却都多次撇开技战术,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和观点,明显流露褒贬之情。作为亿万电视观众之一,我感到失望,她们把乒乓球比赛说复杂化了,影响了我们欣赏乒乓球的心情。我百思不得其解,她们为什么要那么偏向于王楠,难道是因为她们都有“尊老念旧”思想?难道她们批评年轻选手是有利于年轻选手进一步提高?难道是因为王楠即将退役,她们有依依不舍之情?难道是因为她们都跟王楠的亿万富豪老公有私交(刘伟无意中提到,王楠vs张怡宁决赛前,自己接到过王楠老公的电话,讨论过王楠能否取胜的问题)?
许多困惑,最后把我自己也搞糊涂了。历来喜欢看王楠打球的我,为什么今天要写这一篇莫名其妙的文字?除了两位电视解说员的偏向之外,比赛过程中,张怡宁发球之际,北大乒乓球馆里清晰可辨的一阵嘘声,莫非也是一个原因?
本届奥运会,我看过不少比赛直播节目,觉得男子乒乓球赛王涛的解说不错,话不太多,措辞得体。听人说,体操比赛马燕红的解说最好,可惜我没有看那档节目。看了两场女乒赛杨影的解说,很想给中央电视台打个电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希望她们不要明显流露自己的倾向性。可惜不知道电话号码,也不知道央视是否愿意听取一个普通观众的意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