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今赈灾流行“有钱者不出钱,出力”?(下)

(2008-05-24 00:01:04)
标签:

地震

赈灾

杂谈

分类: 浮世感想

(接上篇)

大概正是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不久前CCTV的赈灾义演晚会组织者就规定,凡是在晚会上举出捐赠数目牌子的,都是已经到帐的钱数,没有到帐的认捐数目一律不予宣布。个人认为,央视这一做法相当明智。

既然说到这个问题,捎带提一下另外两个人。一个是著名的“唐山孤儿”张祥青,一个是“学术超男”易中天。我认为这两个人,都有别于王石和潘石屹。

张祥青以一个身价三亿(数字有待核实,但可以肯定一点,他的身价肯定远远不能与王石、潘石屹等房地产大亨相提并论)的私人企业家,在一次性捐款三千万元之后,在央视赈灾晚会上又突然宣布追加七千万元,使总捐款数达到一个亿(也有说11亿的),这个数目是他们夫妇总财产的三分之一。我认为,张祥青在晚会上的自我宣布,是不太合适的,破坏了晚会组织者制定的“先捐款后公布”的规则,有做广告自我宣传的嫌疑。但是,一个私有企业老板能够一次性捐款达到三千元,其出手之大方,已经令人无比钦佩。即使他在冲动之后反悔了,我认为,也不必深责。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次日,易中天就于上午1125在首都机场飞赴韩国之前,以短信告知其家人,发布准备将其《成都方式》一书的税后稿酬8万元全部捐赠往灾区的消息。三分钟时间之内,易中天先生的家人就在易中天的博客上将这一消息公诸于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090mq.html)了。个人认为,易中天先生这种先公布后办理捐款的做法,也是不甚妥当的,至少不能排除自我炒作的嫌疑。但是,我愿意相信,易先生这样表态,主要是出于书生意气,他以为自己振臂一呼,便有应者云集的场面出现,然后就是灾区人民得到援助。他的用心应该是好的。

我认为,同样是赈灾捐款,却有境界高下之分:

最高境界的赈灾捐款方式是不留名的捐款,事前事后都不透露自己的姓名,或者用一个化名;

其次是低调捐款,捐过之后并不自我张扬,在受捐机构或者新闻记者等旁人予以报道、表扬之后,才为人所知;

房地产商、影视明星等的事先或同步高调张扬,都因为不能排除“广告投资意识”,再次之;

倘若张扬过后,不能兑现诺言,那境界简直就低到泥土里去了。

最后一种情况者,我认为不但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还应该受到政府相应部门的追讨乃至惩处。

                                           2008-5-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