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浮世感想 |
读书越多,快乐越少
丁启阵
大文豪苏东坡有诗句道:“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诚哉斯言!苏东坡的感慨是因学习书法的辛苦而发的,其实用来指一般的文字阅读和知识积累也是一样的。
将近二十年前,北京为了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政府与民间通力合作,经过集思广益,决定的吉祥物是熊猫,取名为“盼盼”。据说这个名字包含有多种含义,例如盼望亚洲各国朋友欢聚北京,盼望体育健儿创造出好成绩,盼望祖国兴旺昌盛,盼望世界和平。这无疑是咱们中国取名文化的一个传统:恨不得把人间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装进一个名字里边。
从媒体的报道看,对这个名字,大众显然是十分满意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喜欢读书并且读过一些唐代笔记类古书的人,你就可能快乐不起来。因为你知道,“盼盼”也是唐代一位名妓的名字,姓关。当时徐州守帅将其纳妾之后,宠爱有加。这位守帅死去后,关盼盼为其守节十余年。毫无疑问,关盼盼是一位重情义的青楼女子。即使你丝毫没有歧视这位名妓的意思,但是,作为亚运会这样隆重的国际体育盛事,吉祥物跟她的名字相同,你的心里大概会是觉得有些怪怪的,难以像大多数人那样兴高采烈。
忘了是国庆几十周年,有关部门为了表示庆祝,在天安门广场摆了很大个儿的鲜花造型,其中有一个造型是一只凤凰鸟。我相信,无论是北京市居民上下班路过天安门广场,还是外地游客专程游览天安门广场,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样的造型有气势,好看。但是,假如你是一个爱读书并且熟读过《世说新语》的人,你可能马上就联想起那书《简傲篇》有个故事,大名士吕安推崇嵇康,但是瞧不上嵇康的弟弟嵇喜。一次吕安去拜访嵇康,不巧,嵇康不在家。嵇喜就热情邀请吕安去自己家里坐坐,吕安断然拒绝,在他家门上题写了一个“鳳”字之后就离开了。嵇喜不知就里,还挺高兴。其实,据明眼人分析,吕安那是在骂嵇喜,“鳳”字拆开了就是“凡鸟”啊!
天安门堪称中华第一国门,被人题写“凡鸟”之字,岂非举国之奇耻大辱?
朱自清号称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其《荷塘月色》、《匆匆》之类名篇历来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席上嘉宾。亿万孩童晨昏诵习,终身不忘。可以肯定,迄今为止,这两篇文章给数以亿计的同胞留下过美好的记忆,一旦想起,便觉齿颊余香,幸福之情难以言表。
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喜欢读书并且读过苏东坡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的人,你就会发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行文结构、思路乃至情趣,跟只有八十三个字的《记承天寺夜游》何其相似乃尔;假如你再细一琢磨,发现《荷塘月色》的情调、韵味却跟《记承天寺》有云泥之别。这个时候,《荷塘月色》曾经给过你的美好记忆,很可能就会烟消云散。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有谁能在读过朱自清的名文《匆匆》之后不会马上记住这一组排比句的呢?有谁能不为 朱自清先生在这一组排比句中所表达的哲理所折服的呢?有谁能不佩服朱自清先生的文采和诗情的呢?
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喜欢读书并且恰巧读过元人张鸣善的曲子【中吕普天乐】,你可能就不会有这种快乐了。因为,在张鸣善的那首小令里,已经有这样几句词儿:“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朱自清先生《匆匆》的开篇名言,跟它简直如出一辙。经常作文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句子是不可以模仿的,一模仿就等于甘拜下风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恶搞名言了。
我知道,写这样的文字是很煞风景的。许多人不会赞成我的做法,个别性情急躁的,还可能祭起口水或板砖,向我喷射,投掷。但是,自己知道的事情,却要烂在肚子里不说出来,也决非易事。而说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尊重原创者,我以为也不是一件坏事。当然,如果有读书更多的人出来纠正我的说法,指出真正的原创者,那就等于我做了一件抛砖引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