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伊健版“霍元甲”很窝囊
丁启阵
最近,关锦鹏导演的四十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在北京电视台四频道以每天三集的进度播映,我忙里偷闲,基本上把它看了下来,今晚功德圆满。看完之后有不少感想,感想之一是:这个霍元甲太窝囊。
主要理由有如下几点:
其一是,这个霍元甲苦难深重,风光有限。该剧与徐小明导演的1981年版《大侠霍元甲》有一点不同,大大增加了爱情戏,减少了武打戏。因此,相比之下,郑伊健版霍元甲柔情有余,阳刚不足。与此相应,霍元甲倒霉的剧情很长,扬眉吐气的时刻不多。整部电视剧,从静海到天津,到北京,到上海,霍元甲基本上就是一个东躲西藏的逃难者,其中龙海生跟俄国人勾结将其投入牢狱一节最令人泄气。总之,霍元甲苦难的情节相当漫长,而跟日本武士宫本、俄国大力士、日本武士伊藤的三次擂台对决的获胜过程,都很短暂。总体而言,这部《霍元甲》是一出苦戏,看了之后,沮丧远远多于振奋——最后一集陈真的报仇情节固然爽快,但是,很不自然,跟全剧的节奏、格调也不和谐,是个生硬的“光明尾巴”。
其二是,这个霍元甲的爱国,思想并不清晰。郑伊健版霍元甲虽然比以前各种影视版本的霍元甲都要显得儒雅文气,但是,爱国的议论却是掷地有声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最恨外国人称我们中国人为东亚病夫”,都是他的慷慨陈词。但是,被龙海生和俄国人关押的那一次,被注射毒品之后,染了毒瘾,毒瘾发作之时,意志崩溃,为了得到鸦片,不但趴在地上向俄国人和龙海生求饶,甚至还连喊三声“我是东亚病夫”。最后跟伊藤打擂的时候,因为毒药发作,口吐鲜血,众人、弟子的呐喊都不能让他站起身来,而当他听到恋人赵倩男喊他名字的时候,却一跃而起,击败伊藤。这个时候的霍元甲,与其说是爱国的武术家,不如说是一个爱情至上的情种。
其三是,霍元甲不识好歹,固执己见。龙海生在静海,用鸦片害死赵声显,使得赵家家破人亡,开烟馆卖鸦片,荼毒一方生灵;接着,在天津又勾结斧头帮、日本间谍,杀死好几位正直的武林领袖,坏事做尽;到了北京,又跟俄国人勾结,几乎置霍元甲于死地……这个丧尽天良、坏事干绝的龙海生,显然是霍元甲苦难的重要制造者,霍元甲竟然从未想过要将其除掉。陈真一再提醒他王熙文居心不良,要他留心,他不但不听,甚至还更相信王熙文,把陈真赶出精武门。当王熙文最后明白告诉他自己是日本人并且已经杀死他的恋人赵倩男的时候,他还不停地自言自语,认为“不可能”,疯疯癫癫,只关心赵倩男的生死存亡,没有流露出丝毫对眼前这位奸诈的日本间谍的仇恨之情,任由着仇人气势凌人地教训自己一通之后,扬长而去。
尽管革命者农劲荪给霍元甲灌输了一番奥运体育精神与思想,但是,总体而言,霍元甲口口声声弘扬的“精忠报国”“强身健体”的体育精神,充其量不过是,擂台之上略占上风之后,仍然没能逃脱被人毒死的结局。
英雄死去,固然令人惋惜不已,发一声浩叹,愤激一时。但是,单凭这一种缺少智慧、敌我不辨的匹夫之勇,是不可能实现强国梦想的。我不由地想起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期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时的感慨:“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霍元甲虽然还不至于愚昧到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地步,但是,他也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
迄今为止,我看过好几部霍元甲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没有一部作品的霍元甲形象,能够让我看完之后,不感到窝囊的。
2008-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