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校研究生会学习部与中国茶叶有限公司在北京的中国茶城联合举办了一次茶文化交流活动,本博主应邀担任嘉宾。在看过禅茶茶艺表演师的表演之后,被安排体验了泡制普洱茶的整个过程。为了对这种有益于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表示支持,这里贴出一张昨天的活动照片和一篇跟茶文化有点关系的文字。
摄影:黎明(印度)
唐代诗人中白居易最适合代言茶产品
丁启阵
唐代几位著名诗人的头顶上,都各有桂冠:王维是“诗佛”,李白是“诗仙”、“酒仙”,杜甫是“诗圣”、“诗史”。只有白居易光着脑袋。我认为,白居易也应该得一顶,考虑来考虑去,觉得可以仿照李白的“酒仙”,馈赠白居易一顶“茶仙”的桂冠,但是考虑到白居易一生都在官场,不能称“仙”,因此降而称其为“居士”。
李白、杜甫两位伟大诗人,与茶的缘分不深。他们不怎么喝茶,诗歌里也只偶尔轻描淡写提到茶。这有两个可能:一是因为更喜欢能给他们兴奋和麻醉的酒,而不是让他们清醒的茶;二是他们早于陆羽出生,那个时候饮茶的风气还不是很盛。两种可能大约兼而有之。跟他们同时的王维、岑参似乎就喜欢喝茶,几次在诗歌里写到茶、饮茶。例如:“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岑参《郡斋平望江山》),“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岑参《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而晚于陆羽的韩愈、杜牧、李商隐,似乎并不喜欢喝茶,也较少写到茶。
诗人较多地在诗歌里写到茶、饮茶的,除了僧人皎然、贯休、齐己等之外,俗家诗人有柳宗元、刘禹锡、张籍、白居易、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郑谷、韩偓、黄滔等人。这其中,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不但爱喝茶,还研究茶。温庭筠、陆龟蒙有专门著作,上边已经提到,皮日休虽然不见有过著作,但是他曾经写过系列诗作《茶中杂咏》十篇,包括:茶坞(茶园所在山坳)、茶人(采茶人)、茶笋(长在茶园的菌类,例如茶树菇)、茶籝(竹制晒茶器具)、茶舍(制作茶叶的小房子)、茶灶、茶焙(用于焙烘茶叶的器具)、茶鼎(炒制茶叶的铁锅)、茶瓯(茶杯)、煮茶。有茶道著作的陆龟蒙,跟他唱和,写了《奉和袭美茶具十咏》。可以想象,这两位好朋友不但是酒友,还是茶友,没少在一块品茗、交流品茗心得、探讨茶道。
若是论将茶、饮茶入诗的数量和质量,唐代诗人当中,白居易无疑是魁首,无出其右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白居易的全部诗歌作品中,有将近六十首写到了茶或饮茶。其中不少堪称佳句,例如:“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题施山人野居》),“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萧员外寄新蜀茶》),“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小醆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北亭招客》)等等。
按照今天新商品上市动辄物色代言人的习惯,若是在唐代诗人中选一位茶产品的代言人,我认为,白居易是最合适的人选。
加载中,请稍候......